纪念大龙邮票猴票价格 “大龙邮票”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枚邮票,却因慈禧命途多舛
“大龙邮票”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枚邮票,却因慈禧命途多舛
公元1878年,一名大臣紧急向慈禧上书,说有人要谋反,罪证就是一枚邮票。这枚邮票可不得了啊,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曾经在2008年的嘉德拍卖会上以50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不过,这小小的一枚邮票怎么能跟谋反扯上关系呢?
穿越历史,看鉴真相,1878年的3月,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听到这您可能觉得这是好事啊,这和谋反有什么关系啊?
问题啊,恰恰就出在这张邮票上的内容上,大龙邮票发行的时间是清朝末年,那时候龙代表着皇家的权威,也是皇家专用。朝堂大臣胆敢随便拿来当装饰,那也是蔑视皇权的大不敬之罪,更别说平头老百姓了,怎么能把皇家专用的东西随便买来用呢,这龙票上的龙就成了邮票被攻击的口实。更可怕的是,邮票上面印上了大清邮政四个字。政字在当时同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大臣们纷纷议论,书信馆只是海关管理下的物流机构,怎么能称为邮政呢?难道这是要谋反不成?这些义正言辞的指责让刚诞生的大龙邮票突然变得前程未卜。

事情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吗?当时洋务派和保守派,那是针尖对麦芒,谁也看不惯谁,谁最不希望邮票发行呢?那自然是保守派的老顽固们,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邮件处理机构民信局。邮票的发行意味着西式邮局书信馆与老式民信局展开正面竞争,说什么邮票不能用政字、龙图,那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纯属找茬。老顽固们怕影响民信局的利益,才是问题的关键。
洋务派代表李鸿章看清了局面,给慈禧老佛爷上了一道折子,分析了其中的要害,最终赢得了慈禧的支持,慈禧力排众议,才让大龙邮票顺利发行。在洋枪洋炮吃了那么多亏,满清统治者或许早就有了洋为中用的心思。不过,这心思也总是在新旧势力的夹击下左右摇摆,所以,无论李鸿章的折子说了些什么,最重要的是让满清统治者有了一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