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武则天因果 武则天为什么信奉佛教?武则天支持佛教的原因
武则天为什么信奉佛教?武则天支持佛教的原因
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
唐代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名住14岁时,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黯慧获宠。达宗死后,依制削发为尼。李治即位后,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自当上皇后之后,就开始参预朝政。高宗晚年,武氏大权在握,专决政事。高宗崩后,她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皇帝,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武则天颇有才干,富于权略,善于用人,执政长达40余年之久。
这样一个女皇帝,与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她为什么支持佛教?

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在早年只是她被迫削发为尼的那一段经历。而当她准备篡位登基的时候,她便开始大力地利用佛教。武氏称帝,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当时已有代表天意的秘记和代表民意的劝进,如果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一,这已经足够了。但在当时,佛教颇为繁荣,影响很大;而武则天又自称佛弟子和女菩萨,因此,武则天要当皇帝还必须有佛的旨意。在这种情况下,《大云经》便应运而生了。据《旧唐书》记载:载初元年,……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另据敦煌残卷《大云经疏》(《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说:经曰:‘即以女身,当王国王'……者,今神皇王南阎浮提一天下也。将佛经里的女王解释成为当时的圣母神皇武则天。武则天得到《大云经》后,如获至宝,立即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在授,大赦天下。不久,武则天便下诏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到道教之上。《旧唐书》卷六说:天授二年……夏,四月,令释教在道法之上,僧、尼处道士、女冠之前。《资治通鉴》对这件事也有记载:夏,四月,癸卯,制:以释教开苦命之阶(胡注:谓《大云经》也),升于道教之上。天授元年,十月,壬申,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区,藏《大云经》。使僧升高座讲解。据说武则天,大夫云寺一直修建到了安西、疏勒以及碎叶城,而且,到了748年,她所建立的大云寺仍然存在。
长寿二年,印度僧人菩提流志又译出《宝雨经》10卷,这是此经的第三次翻译。在这部重译的佛经里,有如下一段话:尔时有东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乘五色云,来诣佛所。……佛告天曰:‘……天子,以是缘故,我涅后,最后时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灭时,汝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摩诃支那国,实是菩萨,故现女身,为自在主,经于多岁,正法教化,养育众生,犹如赤子,令修十善,能于我法广大住持,建立塔寺,又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供养沙门。’这段经文比《大云经》说得更加明白,很清楚地说了有一个女菩萨要在中国做皇帝。有了这些经典中的佛意,武则天做皇帝就更加有了充足的理由。变在这一年的秋天,她为自己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成为佛经里所说的最高级别的转轮圣王。
武则天还组织翻译了80卷本《华严经》。武则天听说,晋译60卷《华严经》不全,于阗有这部经的梵文全本,于是派人到于阗请来梵本,并亲自出面组织翻译工作。由于阗僧人实叉难陀担任主译,菩提流志、义净、复礼、法藏等参加助译,她本人也亲自参预。此经于证圣元年在洛阳大遍空寺开始翻译,到圣历二年世月,翻译完毕,凡80卷。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唐译《华严经》。武则天之所以如此重视《华严经》,是因为她了解到她就亲制《序》文,称《华严经》为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佛教徒们还把《华严经》的翻译,与武周革命结合起来,说:女皇革命,变唐为周,遗使往于阗国求索《华严》梵本。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武氏热衷于《华严经》的原因。
武则天虽然身居皇位,但她对佛教僧侣还是礼敬有加的。著名禅僧神秀,就得到了她的特殊尊敬的优遇。长安中(701~704),武则天将已95岁高龄的神秀法师请到京师,女皇亲加跪礼,时时问道。王公已下,京邑士庶,竞至礼谒;望尘拜伏,日有万计。她还屡次派人召请禅定六祖慧能,慧能托病不出,最后,只好把慧能的得法袈裟请到长安,供养于内道场。
同时,武则天在位期间,还一直支持建寺、造像、度僧。她所敕建的大云寺,遍布于全国各地。长安四年又耗巨资在洛阳城北的白司马陂,铸造了一尊特大的佛像,大像造成之日,她还率百僚礼祀。可以说,武则天之所以支持佛教,主要是为了她篡权称帝和政治统治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