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嘉庆皇帝 雍正皇帝提倡光碟行動,浪費糧食會被重責四十大板

火烧 2022-03-19 05:04:40 1033
雍正皇帝提倡光碟行動,浪費糧食會被重責四十大板 近些年來,社會上逐漸形成了一種「光碟行動」的良好風氣。「光碟行動」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就算吃不完,也要打包帶

雍正皇帝提倡光碟行動,浪費糧食會被重責四十大板  

嘉庆皇帝 雍正皇帝提倡光碟行動,浪費糧食會被重責四十大板
近些年來,社會上逐漸形成了一種「光碟行動」的良好風氣。「光碟行動」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帶動大家珍惜糧食、吃光碟子中的食物,就算吃不完,也要打包帶走。
第一個提出「光碟行動」的人,恐怕得是清朝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曾經為「光碟行動」,專門下了兩道諭旨。
1724年,雍正皇帝下聖旨說:「御膳房,凡粥飯及肴饌等食,食畢有餘者,切不可拋棄溝渠。或與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則哺貓犬,再不可用,則晒乾以飼禽鳥,斷不可委棄。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
這是說,御膳房裡的剩菜剩飯,不能隨便倒掉,而是送給服役下人食用。如果人不能食用,則將之餵養貓狗。連貓狗都不吃,就晒乾後飼養禽鳥。總而言之,將剩菜剩飯的價值利用到極致。
1727年,雍正皇帝再次下聖旨說:「上天降生五穀,養育眾生,人生賴以活命,就是—粒亦不可輕棄。即如爾等太監煮飯時,將米少下,寧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爾總管等再行嚴傳各處首領、太監,見有米粟飯粒,即當撿起。如此不但仰體朕惜福之意,即爾等亦免暴殄天物。應不時查拿,如有輕棄米穀者,無論首領、太監,重責四十大板。如爾等仍前縱容,經朕察出,將爾總管一體重責。」
這裡,雍正皇帝再次強調了食物的重要性,要求煮飯時,寧可少煮,不可多煮,以免造成浪費。對於浪費糧食的行為,雍正皇帝明確要求不分等級身份,一律嚴厲懲處,板子「侍候」。
看不到了吧,雍正皇帝對「光碟行動」一事,既有號召,又講道理,既有具體辦法,又有懲治措施,操作性很強,看樣子是「動了真格」。
對於勤儉節約,雍正皇帝當然是認真的。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幅場景:雍正皇帝吃飯時,飯桌上擺著一碗米飯、一碗清湯和幾樣簡單的蔬菜。雍正皇帝把剩下的半碟「雪裡蕻」倒進了米飯碗里,又用筷子把掉在飯桌上的幾個米粒夾進碗里,攪了攪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這樣的場景,倒也並不是完全虛構。
1727年4月,即將迎來雍正皇帝五十大壽。這是十年一次普天同慶的一大盛事。按照慣例,各省的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要進京,大張旗鼓地為雍正皇帝賀壽。可是,當總督、巡撫奏報雍正皇帝,請求進京賀壽時,雍正皇帝拒絕了,並警告他們不要借賀壽的名義聚斂錢財,否則將以「欺罔」治罪。
眾所周知,清朝皇帝在入關以後,就一直居住在乾清宮。乾清宮是紫禁城後三宮之首,建築面積有1400平方米,陳設華麗,在明朝、清朝時期都作為皇帝的寢宮。可是,雍正皇帝繼位後,沒有搬進乾清宮居住,而是將陳設樸素、規模更小的養心殿作為寢宮。
對於大臣們的奢靡之風,雍正皇帝也是極力糾正的。
清朝時期,大臣官帽上都有一顆珠子。這顆珠子按照大臣級別的大小,依次為紅寶石、珊瑚、藍寶石、青金石、水晶等。特別是三等以上的大員,個個都頂著一個大寶石,不是寶石就是珊瑚。雍正皇帝見了後,對大臣官帽上的寶石作了一番改動,除了七品、八品、九品官員保持原狀外,其餘打出了的「頂戴」換成各種顏色的玻璃珠子。
僅此一項,雍正皇帝就為國家節約了不少銀子。
也有人指責雍正皇帝勤儉節約是「逢場作戲」,因為他自己並不節約。比如,雍正皇帝喜歡戴眼鏡,就讓內務府造辦處專門為他製作了大量眼鏡,擺放在他經常起居的紫禁城與圓明園的宮殿里。
其實,雍正皇帝年輕時,並不需要佩戴眼鏡。當他在佩戴眼鏡時,已經到了晚年。這並非附庸風雅之舉,而是上了年紀,頭昏眼花,需要眼鏡的幫助來工作和生活。將大量眼鏡擺放在他經常起居的紫禁城與圓明園的宮殿里,甚至鑾轎中,方便他隨時取用,也屬於正常之舉。
另外,雍正皇帝沒有將眼鏡作為自己的獨用之物,而是隨時將它們賜給有需要的大臣。連內務府潑灰處的工匠,都曾經得到過雍正皇帝分發的眼鏡。
【參考資料:《清實錄》《清史稿》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