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朝宰相列表 北宋宰相宋庠的故事: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火烧 2022-11-14 09:58:22 1083
北宋宰相宋庠的故事: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宋庠(xiá 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徙居雍丘县双塔乡 。宋

北宋宰相宋庠的故事: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徙居雍丘县双塔乡 。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清朝宰相列表 北宋宰相宋庠的故事:宋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麈史

乡人传元宪母梦朱衣人畀一大珠,受而怀之,既寤,犹觉暖,已而生元宪。后又梦前朱衣人携文选一部与之,遂生景文,故小字选哥。

宋元献继母,乃吾里朱氏也。元宪与仲氏景文因依外家,就学安陆,居贫。冬至,召同人饮,元宪谓客曰:至节无以为具,独有先人剑鞘上裹得银一两,粗以办节。乃笑曰:冬至吃剑鞘,年节当吃剑耳。予先君未冠居下座,尝曰:观二公居贫,燕笑自若,宜后享名位。

救蚁

宋朝宋郊(即庠未第时原名),弟祁,雍邱人,天圣初与弟同举进士。未第时,有僧相之云: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亦不失科甲。后数日僧见郊,异之曰:君何满面阴骘纹,似救数万生命者。郊曰:惟前日见蚁被水淹,戏将竹编桥渡之。僧曰:即此便是,当大魁天下。后有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之事。果如此也。

类苑

宋郑公初名郊,字伯庠,有忌其先进者谮之,谓其姓符国号,名应郊天。又曰:郊音交,交者,替代之名也。宋交,其言不祥。仁宗命改之,乃改名庠,字公序。

青箱杂记

夏文庄守安州,宋莒公兄弟尚布衣,文庄异待之,命作落花诗,莒公一联云: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空到地香。子京一联云: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存半面妆。文庄曰: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当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当作宰相。小宋非所及,然亦须登严近。后皆如其言。文庄在河阳,莒公登庸,以别纸贺曰:所喜者昔年安陆已识台光。盖为是也。

宋莒公平时分题课赋,每屈于子京。及作鸷鸟不双赋,则子京去兄远甚。莒公遂擅场。

湘山野录

宋郑公庠省试良玉不琢赋,号为擅场。时胥内翰偃酷爱之,谓非二宋不能作,奈何重押一韵,有怀奇擅名及而无刻画之名之句,深惜之。密为改擅名为擅声,置之第一。迨发试卷,果郑公也。王平甫撰胥公碑云:诸孤幼甚,归于润州。平日荐擢相踵,而材势大显者,无一人为助,独宋郑公恤其家甚厚。

西清诗话

宋元宪为内相,望临一时,且大用矣。同列有谮其姓宋名郊非便,公奉诏,更名庠,意殊怏怏。会用新名移书与叶清臣,仍呼同年。叶戏答曰:清臣是宋郊第六入选,编阅小录无宋庠。不知何许人?公因寄一绝云:纸尾勤勤问姓名,禁林依旧沾华缨,莫惊书录称臣向,即是当年刘更生。本朝状头入相者,吕文穆、王文正、李文定、宋元宪。元宪登庸,知制诰,石扬休贺以诗曰: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副枢王伯庸尧臣曰:何不道已四人,而特言止,惜哉。盖伯庸继元宪魁天下,未几薨于位。自庆历距今,迄未有继者,异哉!

钱氏私志

宋丞相精字学,在政府,堂吏书牒尾以俗体书宋作宋,公不肯下笔,曰:此非吾姓。堂吏惶恐改之,乃肯书名。归田录俗书宋字木下作两点。

宋庠在政府,上元夜在书院读周易,闻小宋点华灯拥歌妓醉饮。翼日谕所亲令诮让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饭时否?学士笑曰: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吃~饭是为甚底?

涑水纪闻

吕申公作相,宋郑公参知政事。吕素不悦范希文。一日希文答元昊书,录本奏呈。吕在中书,自语曰:岂有边将与叛臣通书。又云:奏本如此,又不知其所与书何所言也。以此激宋。宋明日上殿,果入札子论希文。仁宗沉吟久之,曰:范仲淹莫不致如此。吕公徐应曰:擅答书不得无罪,然谓之有他心,则非也。宋公色沮无辞。明日,宋出知扬州。又二年,希文参知政事,宋尚在扬,以长书谢过,云为佥人所使。其后宋公作相,荐范纯仁试馆职。纯仁尚以父前故,辞不愿举。

东轩笔录

宋元献初罢参政,知扬州,以双鹅赠梅尧臣。尧臣作诗曰:昔居凤池上,曾食凤池萍。乞与江湖走,从教养素翎。不同王逸少,辛苦写黄庭。宋公得诗,殊不悦。

名臣言行录

太原有弓箭社,宋相下令,籍为部伍,仍须用角弓。太原人贫,素用木弓,自此有卖牛买弓者。

孔平仲谈苑

钟著作生二女,长嫁宋氏,生庠、祁。季嫁常州薛秀才,生一女,为尼,与僧居和大师私,生一女,嫁潘秀才。潘有子名与稽,今为朝奉大夫。与稽视居和,盖外祖父也。居和以牛黄丸疗风疾者也,饮酒食肉,不守僧戒,然用心善良,每乡里疾疫,以药历诣诸家,救其所苦,或以钱Q之。薛尼于宋氏以姊妹亲常在京师。是时庠为翰林学士,尼还常州。和病,问:京师谁为名族善人者?尼曰:吾所出入多矣,无如宋内翰家也。和曰:我死,则往托生。尼曰:狂僧,宋家郡君已娠矣,安得托生?和曰:吾必往也。既而和死,人画一草虫于其臂。是日,宋家郡君将娩,祁之妻往视,见一紫衣僧入室,亟走避。既而闻儿啼,曰:急令僧去,吾将视吾姒。人曰:未尝有僧也。乃知所生子,乃和也。既长,形相酷似和,亦好饮酒食肉,隐然有草虫在其臂。名均国,为绛州太守。

东斋记事

蔡君谟云:宋元宪公近之和气拂然袭人,景文则英采秀发,久视之,无一点尘气,真神仙中人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