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故事20字 王安石身上都有过哪些故事?王安石故事概述
王安石身上都有过哪些故事?王安石故事概述
王安石点金成铁
王安石一生写了大量诗文,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然而,他也有一些修改是弄巧成拙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唐人的名句。诗人以噪衬静,益显其静;用鸣托幽,逾显其幽,这两句诗把静景写活了。但王安石看后,却不以为然,大笔一挥,改为一蝉不噪林逾静,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把诗句改得韵味全无,无怪乎当时的诗人黄庭坚讪笑他点金成铁。
王安石改诗
王安石手迹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是王安石乘船停泊镇江对岸的瓜洲时所作,写好后很快就流传开来,不少人为这首短小精悍、生动形象的诗击节赏叹。尤其是第三句中的绿字,将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春天来到时江南的一派勃勃生机极其巧妙而逼真地勾画出来,使抽象的文字成了一幅极其传神、富有动感的图画,把人们带进了美妙的艺术境界。后来,有人发现了这首诗的草稿,发现总共只有二十八字的《泊船瓜洲》,竟有很多处进行过修改,其中那个最为人称道的绿字,竟然前后修改了五次,先是到字,后来在一旁写了不好两字,又改到为过,大概是觉得过仍嫌死板,复又改为入字,但入字显然也不称心,又再次被改为满字,满字当然没有绿字好,最后还是被改掉了。可以想见,在这张涂得乱七八糟的诗稿上,王安石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
明月与黄犬

据说,王安石做了宰相后,在政务闲暇时,常常翻阅各地送来的诗文。有一天,他看到广东有个秀才写的诗:彩蝶双起舞,蝉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他看了第一、二句,点头称赞;看到第三、四句,便禁不住暗笑起来:明月怎么会叫,黄犬岂能卧于花心,必然是少年学子乱弹琴。于是,进屋把这两句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好,既用了原韵又切合实际,同时诗味又比较浓。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去宰相职务。真是无官一身轻,王安石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来到潮州,偶然同当地的一位老秀才谈起这件事。老秀才捻须笑笑说:大人有所不知,在我们这一带,有种小鸟叫明月鸟,常在夜晚鸣叫;又有一种小虫,色黄,形体依稀若犬,民众习惯称它叫黄犬虫,夜晚喜欢蜷息在花心里。说得安石面红耳赤。王安石感到内疚,想起几年前乱改那位秀才写的明月诗,完全是因为自己无知而铸成的失误。后来,王安石还专程拜访了那位秀才,并当面表示了歉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