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被魟螫后会中毒
有这么一段故事:渔业工人们正在整理刚从海洋里捕获到的各种鱼,一个年轻小伙子的手指,突然被魟的尾刺螫痛了,当时他就把刺拔掉,也没多加注意,可是手指很快红肿起来,疼痛难熬。
魟,也叫鯆[pū]鱼,是一类鱼的总称。这类鱼身体扁平,略呈圆形,也有人叫它“锅盖鱼”。魟有一条细长如鞭的尾巴,有些种类尾背上长有一枚粗壮的刺。就是这枚尾刺,人被螫后很快会引起红肿疼痛,甚至昏晕。
![]() |
为什么这枚刺不同于其他鱼刺呢?
为了要弄清真相,有人把各种鱼身体上的刺做过一些简单的试验:如各种鳍棘,螫入动物体内,再将刺拔掉后,只见被螫的伤口很快愈合起来,动物蹦跳如常。可是,将魟的尾刺螫入动物体内,隔不多久,动物身体却立刻会红肿起来,厉害的甚至死亡。后来,有人还将魟的尾刺,插入小树根内,奇怪得很,树叶子竟由绿变黄,慢慢枯萎,终至死亡。
为什么这种鱼的刺,会使动物中毒、树叶枯萎呢?
原来这类鱼的尾刺是一种毒器,它由毒腺、毒刺和沟管三部分组成。毒腺在尾刺腹面两侧有2条管,沟内有灰色柔软的腺体细胞和粘液细胞,这些细胞会分泌白色的毒汁,沿刺两侧的沟流到毒刺的尖端,当刺螫入其他动物体时,毒汁就会使被害者中毒。因此,渔业工人捕获了这种鱼,往往立即把它的尾刺斩去,以免被它螫伤3
在鱼类中,具有这一类毒刺的鱼,在我国就有100余种,多栖于海洋,它们一般生活在浅海地带,营底栖生活,常将身体埋在泥沙中,整个身体往往和周围环境十分相似,不易被发现。同时,它们还具有这种有毒武器抵御敌害的侵袭。
- 上一篇
为什么有的鱼产卵后会死亡
产卵繁殖后代是鱼类的生命活动。通常亲鱼产卵后不会死亡,而且间隔一定时间后还会再作繁殖活动,一般要繁殖好几代。但有几种鱼终生只产卵繁殖一次,产卵后很快就死亡。这些鱼大多是海、淡水之间作产卵洄游的鱼。 如盛产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的名贵冷水鱼大马哈鱼就是这样。这种鱼
- 下一篇
鲥鱼以体肥肉美著称,为什么有时却体痩如鲞!
“鲥鱼时已过,齿颊有余香”。的确,春天的鲥鱼体肥肉美,闻名于世。但一到秋天,鲥鱼却不象春天那样脂肪多、那样肉味鲜美可口,有些不明真相的人,甚至怀疑它不是鲥鱼而是鲞[xiǎng]鱼[1]。这是什么道理? 原来,问题出于鲥鱼本身。在不同季节里,鲥鱼体质上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