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训练灰喜鹊来捕虫

火烧 2016-11-07 07:07:28 十万个为什么 1130
灰喜鹊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华东、华北和东北的平原及山区地带,是一种留鸟。它能啄食30多种昆虫,特别是能啄食一部分农林害虫,如对松毛虫,就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近十几年来,我国山东等地一些农村,人工驯养和利用自然界的灰喜鹊治虫,使成千上万亩的赤松林免受松毛

灰喜鹊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华东、华北和东北的平原及山区地带,是一种留鸟。它能啄食30多种昆虫,特别是能啄食一部分农林害虫,如对松毛虫,就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近十几年来,我国山东等地一些农村,人工驯养和利用自然界的灰喜鹊治虫,使成千上万亩的赤松林免受松毛虫的危害。

饲养和驯化灰喜鹊的工作,是十分有趣的。

灰喜鹊每年5月上旬开始营巢产卵,每巢产卵4〜6个,孵卵期17〜卯天。在雏鸟发育15天、体重50克左右时,由巢内取出在竹笼中饲养。这时主要喂饲从山林中采集的昆虫,每天喂14〜16次,约60天后,雏鸟即能自由择食,每天喂10〜12次即可。

在饲养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驯化。饲养员平时要多和雏鸟在一起,并要固定一套衣服,便于雏鸟辨认。喂食时可以哨音为令,有时也可将食料向空中抛去,或将捉来的昆虫放于松枝上引诱它前去啄食,以锻炼其学会捕获各种昆虫的本领。驯鸟时驯养员可手拿红白旗,以哨音为令,引其飞来飞去。由于灰喜鹊有结群活动的习惯,每批驯化饲养30只左右,成一小群。这样,既适应其结群活动的习性,又便于以后配偶繁殖,也不致被野生灰喜鹊拐走。


人工驯化过程中,由于驯养员每次喂食前吹响哨音,然后再给食物,这样多次训练以后,当哨声一响,虽此时并未给食,但灰喜鹊就表现出捕食的反射活动。哨声本来与食物无关,是无关刺激,但与给食多次结合后,则哨声就成了灰喜鹊进食的“信号”,成了条件刺激,于是,灰喜鹊听到哨声而没吃到食物,也会飞出去捕食。久而久之,经过驯化的灰喜鹊,就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服从驯化员指挥的灭虫天兵天将。

人工驯化的灰喜鹊,还能在竹笼内生儿育女,有利于灭虫大军的不断壮大。

那么,人工驯化的灰喜鹊消灭害虫的效果如何呢?

1981年7月中旬,山东省日照县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将该县华山村人工饲养的18只成鸟,搬迁到相距45千米的丝山林区。放鸟前首先调查了虫情,设置标准树30株,记载虫口密度、虫株率。7月15日开始由放鸟人员带领鸟群,每天在林内取食老熟幼虫和蛹。放鸟前30株标准树的虫株率为100%,共有老熟幼虫542条,每株平均18.7条,放鸟11天被鸟取食173条,每株平均减少虫口6.3条,虫口率下降32%。据观察,在20天的放鸟时间内,18只鸟在其重点取食范围内(26.5亩松林),共取食老熟幼虫8800余条,啄食茧蛹1760多个,除虫率达41.5%。由于放鸟治虫,不施农药,使寄生蝇、蚂蚁、螳螂等天敌大量增加,还招来大山雀、杜鹃等鸟类一起吃虫,总除虫率达67.9%。据推算,一只灰喜鹊一年内可消灭松毛虫1.5万条左右,可保护一亩松林。

实践证明,以鸟治虫,不仅省工、省药,成本低、简单易行,还能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因此,近几年我国北方农村正在逐渐推广开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