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鱼没有牙齿,为什么可以取食各种食物
大家知道,青鱼、草鱼、鳙和鲢的上下颌都没有牙齿。可是,青鱼吃的是具有硬壳的螺蛳,草鱼吃坚韧的水草,鳙和鲢吃那些漂浮在水中的微小浮游动、植物,如轮虫、水蚤、剑水蚤和各种鼓藻、绿藻等。它们是怎样取食这些食物的呢?
先让我们观察一下这四种鱼的头部吧。
揭开这四种鱼的鳃盖,在鳃腔里可以看到鲜红色的鳃瓣着生在鳃弓上。鳃弓面向口咽腔的一侧,有两排或长或短、数量不一的突起,叫鳃耙。把鳃弓连同鳃瓣、鳃耙一片片取下,只见最里面的鳃弓即第五鳃弓,上面着生着形状、数量、排列方式各异的齿状物,叫做下咽齿。跟下咽齿相对的背面,即头骨中基枕骨的腹面,附着一块角质的垫板。
![]() |
![]() |
现在我们把这四种鱼的下咽齿作个比较:
青鱼的下咽齿呈臼齿状,它吞进螺蛳先在臼齿状的下咽齿和角质垫板之间压碎,再吐出,介壳随水流漂去,然后吞食肉体部分。
草鱼的下咽齿狭而高,齿冠有许多栉状突起,它利用这些下咽齿和垫板将水草切断后整个吞下。
鳙和鲢的下咽齿不尽相同,但个个都是细小而侧扁的:着生在前面4对鳃弓上的鳃耙,细长而数量多,密集交织呈海绵状或梳状。鳙和鲢取食时,水和水中的浮游植物或动物从口进入口咽腔,再从口咽腔流到鳃腔,在鳃腔里浮游生物被鳃耙筛滤下来作为食物,水则从鳃孔流出。然后鳃弓一端特化的咽上器把食物粘集成团后咽下。所以青鱼、草鱼、鳙和鲢的下咽齿和鳃耙具有牙齿功能,它们能取食各自爱好的食物。
除四大家鱼外,鲤形目鱼类都有各种形式的下咽齿。这是鱼类学家在鲤形目鱼类分类上常采用的一个重要特征。
生活在大洋中的金枪鱼、鲭鱼、旗鱼等,它们一边迅速游泳,一边张口取食,将食物整块囫囵吞下,所以没有颌齿。海洋中的烟管鱼、海龙、海马等,它们的吻及两颌延长成吸管状,用以吸取水中微小的动、植物作为食物,也没有颌齿。比目鱼、箬〔ruò〕鳎鱼,身体极度侧扁,常以身体的一侧伏卧在海底泥沙上,两眼并列于另一侧。它们利用无眼一侧颌上的细小牙齿取食底栖动、植物或动、植物体碎屑,而有眼一侧的颌上没有牙齿。凡是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大洋性鱼类,即使像大型的软骨鱼如鲸鲨和姥鲨,也没有颌齿,它们都是通过长而密的鳃耙作为滤食工具的。
有牙齿的鱼类,除有颌齿外,还有着生在其他部位的牙齿,如在头骨腹面或口腔顶盖骨片上有犁齿(在犁骨)、腭齿(在腭骨)或蝶齿(在副蝶骨)。还有的在舌弓的舌骨上有舌齿,在第1�5鳃弓咽鳃骨上有上咽齿,等等。这些由许多细小牙齿组成的齿群,缺乏捕捉和研磨、压碎食物的功能,仅仅用于扣留吞入口咽腔的食饵动物,防止滑失,便于吞咽而已。
- 上一篇
为什么鱼卵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观察过鱼卵的人都知道,卵的颜色深浅不一,大多在橙红色到黄白色之间,少数还有其他颜色。 为什么鱼卵有不同颜色? 根据科学家研究,鱼的卵黄内含有一种橙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这种色素容易氧化为黄色的叶黄素,缺氧时叶黄素又还原为类胡萝卜素。两者间的相互转换跟氧的供应有
- 下一篇
为什么有些南极鱼能在冰点以下的水中生活!
南北两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气温达-20°C~-50°C,终年冰天雪地,人类很难定居。但是,那里却生活着不少动物,如北极熊、象海豹和企鹅等。有一种企鹅还能在气温-20°C、风速每小时25~75千米的冰上产卵、孵卵呢!因为它们都是一些恒温动物,具有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