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增长”不等于“发展”
“增长”与“发展”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增长”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具体地说,就是“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通常可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等指标来衡量。
“发展”指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它不仅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更意味着伴随增长而出现了各种“结构”的变化,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变化等。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和速度的单一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兼顾质量、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的综合概念。所以我们说“增长”不等于“发展”。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一般来说,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有经济发展。有时经济虽然快速增长了,却造成社会上长期两极分化,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或者经济增长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国民经济的虚耗,无补于国计民生;或者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不顾及广大人民的福利,不考虑所付出的社会代价,这都表明:增长和发展并不一致,有增长而无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把增长与发展混为一谈,把国民财富的增加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最根本目标。直到1970年,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并没有相应地改善生产方式、生产格局、教育卫生状况、城市文化等。因此,联合国在制定第二个十年(1970~1980年)国际发展战略时,把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加上社会变革”。到了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增长”不等于“发展”,更不等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增长 发展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