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太阳每年送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燃烧1.3×1014吨标准煤,其中30%立即被反射回太空,其余部分则留在地球各处,发挥巨大作用:让万物生长、海水搬家、四季循环、百川常流。在做完这一切以后,太阳能除很少一部分变成地球能源(绿色能源、水能)以外,大部分又悄悄地弥散到太空之中。
很久以前人们就懂得利用太阳能了,从在太阳下取暖开始,到利用四季变换来耕作,直到今日的遨游太空,都有太阳能的贡献。然而,太阳能对电力的贡献却非常小,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太阳能有一个弱点:能量过于分散。太阳离地球有1.5×108千米,地球上每平方米地面获得的能量最大不超过1千瓦。因此,要建造一个百万千瓦级的太阳能电站,至少要有100万平方米的面积来收集阳光,这还没把能量转换的各种损失和其他电站设备应占的面积考虑在内。
![]() |
现在,世界上已建成几个太阳能电站,它们用反射镜把阳光反射到集能器上,产生蒸汽而发电。建设这样的太阳能电站,其花费为常规电站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太阳能的另一个弱点是不够稳定,它受春夏秋冬、白天黑夜、阴晴雨雪、地理纬度等的影响,而且在时间、空间上常常错位。譬如,夏天阳光充足的南方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而需要空调供暖的却是阴冷北方的隆冬季节。因此,要使太阳能成为全球性能源,还要建立一套能长距离输送,并能长期储存太阳能的能源系统。据专家们估计,要实现这个设想,大约还需要50年的时间。
风能也具有与太阳能同样的弱点,甚至比太阳能更为分散和不稳定。当风速为每秒5米时(相当于3级风),每平方米的能量密度是50瓦。当风速为每秒15米时(相当于7级风),则每平方米的能量密度可达1400瓦。要建一个大型风力发电站,就需要有相当大的迎风面。
正是由于太阳能、风能分散和不稳定,因此它们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如果能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成其他二次能源如氢能等,就能避开它们的弱点,而利用它们不断再生的特点来满足人们对能量的需求。这也是能源专家们正在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太阳能发电 风力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