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前要吸纯氧

火烧 2016-12-10 13:32:36 1070
生活在载人航天器(如空间站、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内的航天员,那里有与地面相当的气压,因此,航天员除了有失重的感觉外,生活上可以与地面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穿上一般的衣服。 但是,航天员如果要到航天器外的太空中去完成种种任务,即舱外作业,就必需穿上一种特

生活在载人航天器(如空间站、航天飞机或宇宙飞船)内的航天员,那里有与地面相当的气压,因此,航天员除了有失重的感觉外,生活上可以与地面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可以穿上一般的衣服。

但是,航天员如果要到航天器外的太空中去完成种种任务,即舱外作业,就必需穿上一种特别的航天服,并在出舱前先呼吸三小时纯氧,以避免进入太空后出现减压病。

什么是减压病?为什么吸氧能防止减压病?

我们来看看航天员出舱前后所面临的变化。航天器内通常保持与地面相当的大气压力,即每平方厘米约9.8牛顿压力,一个成年人的身体表面积总计2平方米左右,这样,他所承受的压力就大约为19.6万牛顿。但是,我们在地面并不感到身上有如此大的压力,这是因为人体内部产生的内压与之平衡。如果外界压力一旦减小,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就会转变为游离的气体,在血管内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在血管外压迫局部组织,出现四肢疼痛、面色苍白、出汗虚脱、呼吸困难、听觉失灵等情况,这就是减压病,与高山反应征状十分类似。

虽然航天员在出舱时穿上了航天服,服内也保持有一定的气压,但因目前技术水平所限,这个气压值还不能做到与舱内一样,而仅为舱内的1/3左右(相当于9~10千米高空)。地面实验证明,在8千米以上人就可能会患上减压病,因此航天员在出舱前,都要先吸足纯氧,使体内组织和体液中的氮气尽可能排出,以避免在舱外发生减压病,从而顺利地完成舱外作业任务。

关键词:减压病 舱外作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