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科学实验只能在太空中完成
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科学家们正不惜一切努力,把许多实验和生产活动搬上太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太空中有许多在地面上所没有的优越条件。
太空中的高洁净、高真空和微重力环境,是它赋予人类的一大“财富”。太空既没有空气也没有地面上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微重力这个资源,对于农业和工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从1987年起利用返回式卫星在天上滞留期间,进行了多次农作物种子搭载,充分利用太空环境进行太空育种实验。科学家发现,太空环境对植物种子有很大的诱变作用,从产生变异的种子中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的作物新品种。经过卫星搭载的水稻种子,出现了生育期提前5~21天的大穗、大粒、早熟、高产的新品系;卫星搭载的小麦,产量比原品种提高8.6%;卫星搭载的青椒种子经过8年优选,亩产可达3.5吨以上,比原品种增产20%以上,维生素的含量也提高了20%,“一颗青椒一盆菜”已成现实。在地面上培养一种新的农业新品种,科学家一般要花上10多年甚至毕生精力,而利用太空优势,这个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
地球上的所有物质特性、物质生产都会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因此很多优质的材料在地面上无法生产,而在太空则不同,由于失重,不同密度物质的沉淀和分层现象消失,含有几种元素的熔融态金属,不论它们的密度相差多大,由于在凝固结晶过程中不存在热扰动,因此可制造出成分非常均匀的合金或金属基复合材料。
在微重力条件下,由于无浮力,液滴较之地面更容易悬浮,冶炼金属时可以不使用容器,进行悬浮冶炼。这样可使冶炼温度不受容器耐温能力限制,进行极高熔点金属的冶炼,还可避免容器壁的污染,改善合金的晶相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纯度。没有浮力还可以使液体中的气泡排不出去,利用这种特性可以造出质量轻、强度大、刚性好、地面上很难生产的泡沫金属。
微重力环境里,气体和熔体的热对流消失,这可以在太空中制造出一些高纯度、大尺寸半导体单晶和分离出活的细胞和蛋白质,从而造出纯度很高的化学物质、生物制剂和特效药品。在地面上很难制出高纯度的药,即使生产出来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有时为了取得1克的生物物质,往往需要用几十吨的原料。太空制药与地面相比,药品纯度可提高5倍,提纯速度可提高400~800倍,一个月的产量相当于地面上的30~60年的产量。
所以说,太空是人类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实验室。
关键词:太空环境 太空实验室 太空育种 太空制药 微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