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的檄文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是哪一战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是哪一战
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
众所周知,刘备生涯最后的一次伐吴大战是失败的,而这次的失败也是对于日后的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么这次刘备伐吴失败的关键战役又是什么呢,其中的过程又是什么个样子的呢?
伐吴失败的夷陵战役
刘备伐吴失败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就是夷陵之战,可以说这场战役是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齐名的战役,对于之后的三国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当时孙权方趁着关羽攻打曹操的时候,从后方偷袭的了关羽,结果关羽一战败北被杀,整个荆州几乎都落入到了吴国的手中,这样一来吴蜀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掀起了夷陵之战。
在公元221年的时候,刘备先趁机称帝,然后一个多月的会见就召集了自己的大量人马准备攻打东吴,要夺回荆州,孙权几次派人求和都未能让刘备打消这个念头,在7月份左右的时候刘备主动出兵,对东吴发动了战事,当时双方的国界线已经是到了长江三峡一带,可以说是地势狭窄,非常不利于作战,陆逊作为全军总指挥认识到当时刘备军气势太盛不能和他们硬拼,所以就决定放弃马上决战,通过防守反击的方式来获取胜利,陆逊果断指挥吴军避过汉军的锋芒,一路有秩序的败北后撤,麻痹刘备的精神,到了夷陵一带就在那儿驻扎了下来,和汉军僵持,那儿地理位置比较好,易守难攻,刘备军不好打,而陆逊也非常沉稳,就是拖时间,找机会,等到了6月份的时候,天气太热了。刘备手下都忍不住了,所以刘备只好将兵力分散在当时的山路上,结果被陆逊找到机会一把火烧掉了蜀军的主力,刘备自己也大败而回。
刘备伐吴带了多少人
大家都知道,刘备伐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成败可以直接决定三国未来的走向,那么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之中,刘备带了哪些人呢?历史上知名的那些个猛将谋臣之类的有没有出场呢?
刘备伐吴形势图
首先从兵力上来说刘备当时大概也就是带了6-8万的兵,而且因为路线太长了中途需要留人防守,所以真正在前线的其实也就是4万多的样子。而东吴的人反而要相对多一点,再加上有城可守,所以其实总体上还是东吴占上风。
至于说到刘备到底带了哪些谋臣武将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的是他还能带谁,当时的情况是早年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臣死的死,老的老,几乎没有几个完好无损的,诸葛亮不用多提,他本来就不支持攻东吴,再加上诸葛亮必须坐镇后方,所以没有跟去,而赵云其实一直没有再正面战场上带兵打仗过,一直不受重视(毕竟我云哥出生太低了),至于马超则是镇守边疆,防御羌人,所以也不能出动。而关羽作为出兵的理由,自然是早死了,张飞也被手下人弄死了,黄忠病死了,庞统很早之前就死了,法正这个最受信任的军师也已经去世了,可以说当时刘备阵营中真正最能带兵打仗的就是刘备他自己了。

因为没有什么猛将谋臣能带,刘备最后带了一些在历史上不怎么有名的人,文有马良(不是神笔马良哦),黄权;武有冯习、张南、傅彤等人,路上又招揽了当时的一些南越异族比如沙摩柯等人一起攻打东吴,可以说这次出征真的是“星光黯淡”,纵观双方阵营,军事才能真正突出的也就是陆逊一人罢了。
刘备伐吴怎么失败的
刘备伐东吴是三国之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桥段了,而对于这个故事一直以来也有着不少的争议,有很多人对于刘备失败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里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失败的一些主要原因。
刘备伐吴被火烧连营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刘备伐东吴是很难有大的好处的,先不说能不能打下荆州,就算能打下荆州,要是曹魏趁着东吴这次丢荆州转而一起合力攻打东吴,最后把东吴打残甚至消灭了,那么对于刘备而言,这依旧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所以说刘备这次伐吴最好的就是打下荆州的一小部分,占点便宜就好了。而当时蜀汉阵营内部人心就不齐,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打的,再加上益州刚占领没多久,汉中也是新占据的,所以需要分出不少的精力去消化吸收,再加上需要防备曹魏,所以不可能全军出动,这就是刘备军没有了人和。
其次刘备军也不占地利,当时东吴军队的几次败退撤兵看似是蜀汉大胜,气势很旺盛,但是其实东吴空出来的那些地形都是比较狭小,都是一片高山峻岭,很难施展开,而东吴军一走,刘备军就自然的占据了这一片,也为之后的败北打下了基础。
再来天时也是不在刘备这一边,起初打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天下,但是毕竟身处南方,就算是冬天也勉强能接受,而随着双方的僵持,逐渐进入到了酷暑难耐的时节,刘备军身处水军的船里面,热的不行,只能到了陆地上去,但是陆地又是非常狭窄的山路,只好绵延分布在数百里的山道上,给了陆逊火烧连营的机会,可以说刘备这次出兵,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据怎么可能能赢?
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众所周知,刘备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出征打仗就是东征伐吴之战,而这场战役最后也以惨败告终,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一场大战对于吴蜀两国都没有好处。对于刘备的这次失败,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前去,这样肯定不至于落得这么惨败的下场。
刘备伐吴的路线图
首先需要说的是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个全才,但是相比来说他的军事能力比之他政治后勤等方面来说还是差了不少,而且历史新知上诸葛亮自从跟着刘备,几乎就没有指挥过什么战役,演义中所谓的诸葛亮博望坡之战的妙计其实都是罗贯中编的,那场战役其实是刘备指挥的,和诸葛亮没有多少关系,所以说其实对于刘备而言诸葛亮是一个内政上的人才,而不是出去带兵打仗的,真正的军师反而是庞统、法正等人,但是很可惜庞统法正早早地就死了,而在这场战役失败之后诸葛亮还感叹:“若是法正尚在,决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其次当时刘备伐吴主要是为了缓和自己内部荆州、益州两大势力的矛盾,而诸葛亮应该算是不属于两者的超然存在,所以说刘备这次出征不带上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加上刘备自己已经亲征了,诸葛亮这个丞相再走,成都靠谁来处理政事,靠谁来安抚留下来的那些人,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刘备才把诸葛亮给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