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下章台 日薄西山

火烧 2023-04-16 18:40:49 1078
日薄西山 【成语名字】日薄西山 gt 【汉语拼音】rì ó xī hā gt 【成语解释】 gt 薄,迫近之义。“日薄西山”指太阳迫近西边的山,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将尽。语出《汉书.卷八七.扬雄传》。后

日薄西山  

下章台 日薄西山
【成语名字】日薄西山>【汉语拼音】rì bó xī shān>【成语解释】> 薄,迫近之义。“日薄西山”指太阳迫近西边的山,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将尽。语出《汉书.卷八七.扬雄传》。后亦用“日薄西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成语典故】> 《汉书.卷八七.扬雄传》>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其辞曰:……“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临汩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令之遂奔驰,鸾皇腾而不属兮,岂独飞廉与云师!”>【成语注解】> 1、琼靡:玉屑。琼,美玉。靡,碎屑。> 2、汩罗:汩罗江,为汩水、罗水合注而成。二水在湖南省湘阴县东北会合,乃称汩罗江,西北流入湘水。战国时屈原于此投江而死。> 3、扶桑:古代相传东海外的神木,是日出的地方。> 4、总辔:结辔,已打结的缰绳。控制牛马等牲口的缰绳。> 5、鸾皇:鸾与凰,皆为古代的神鸟。> 6、飞廉:神话传说中的风神。> 7、云师:神话传说中的云神。>【成语出处】> 1、《汉书.卷八七.扬雄传》:“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临汩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源)> 2、《三国志.卷一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管宁》裴松之注引《傅子》:“虽贪清时,释体蝉蜕。内省顽病,日薄西山。”> 3、《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赵至》:“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托。”> 4、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盖臣已日薄西山,余光无几,酬恩报国,正在斯时。”> 6、宋.朱熹〈百丈山记〉:“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成语用法】> 一、> 语义说明    太阳快下山之时。> 使用类别    用在“落日余晖”的表述上。>【日薄西山造句】    > 1、我们今天去远足,到日薄西山,才愉快地回家。> 2、这山里的景色,无论旭阳初升或日薄西山,总是气象万千,煞是好看。> 二、> 语义说明    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将尽。> 使用类别    用在“垂老暮年”的表述上。>【日薄西山造句】    > 1、我年事已高,日薄西山,活一天算一天罢了!> 2、老太太日薄西山,命在旦夕,却仍盼望远方子女归来。> 3、我虽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但古人不是说夕阳无限好吗?> 三、> 语义说明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 使用类别    用在“气势衰竭”的表述上。>【日薄西山造句】   > 1、有些传统产业真是到了日薄西山的景况,很难维持下去。> 2、眼看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已呈现日薄西山的暮气,他内心真有说不出的感慨!> 辨识>【近义词】:人命危浅,命在旦夕,风中残烛,奄奄一息,朝不保夕>【反义词】:旭日初升,身强力壮,春秋鼎盛> 辨似:> 形音辨误    薄,迫近、接近。不可写作“簿”。>【参考词语】:日薄西隅>【汉语拼音】:rì bó xī yú>【成语解释】:犹“日薄西山”。见“日薄西山”条。> 1、《艺文类聚.卷七二.食物部.酒》引晋.张载〈酃酒赋〉:“于是欢乐既洽,日薄西隅。主称湛露,宾歌骊驹。” >【参考词语】:西山日薄>【汉语拼音】:xī shān rì bó>【成语解释】:犹“日薄西山”。见“日薄西山”条。> 1、宋.洪咨夔〈贺新郎.谁识昂昂鹤〉词:“世事几番新局面,看底却高三着。况转首、西山日薄。” >【参考词语】:西山日迫>【汉语拼音】:xī shān rì pò>【成语解释】:犹“日薄西山”。见“日薄西山”条。> 1、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日薄西山的】> 汉代的辞赋家扬雄博学多闻,喜欢写赋,早年最欣赏司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风格。后来觉得战国时屈原的文才比司马相如更好,但他怀才不遇,投江自杀。扬雄每次读到他的作品〈离骚〉,都为他对国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贬的忧伤而感动不已,但他并不赞同屈原自残的行为。扬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认为受重用与否是命运,自己无法掌握。不得意时就该像龙蛇般沈潜在水中,等待机会的来临。所以他常取用〈离骚〉的词句写文章来论述屈原,其中有两句“临汩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就是他认为屈原自己在〈离骚〉里写到“老冉冉其将至”、“日忽忽其将暮”等,觉得自己来日无多,希望上天能多留点时间,让他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但最后为何又走上绝路呢?扬雄在句子里用太阳西沉来比喻生命即将到尽头,后来“日薄西山”演变为成语,就被用来比喻人已近老,生命将尽;或事物接近衰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