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求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
求初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B卷)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S-32 Ca-40 Fe-56 Cu-64
二、 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在生活中发生的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的是( D )
A.樟脑丸在衣箱中越变越小 B.家庭自制冰块
C. 湿衣服晾干 D.菜刀生锈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食用含碘盐 B.矿泉水 C.液氧 D.医用酒精
3、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 )
A.BN B. B3N2 C. NB D. B2N3
4、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兴亡,匹夫有责”。
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
下列措施不属于保护海洋环境,也不属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 D )
A.禁止向大海排放污水 B. 海水晒盐
C.海水淡化 D. 船舶垃圾直接倾倒海中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KMnO4、K2MnO4 B. P2O5、Ca3(PO4)2
C. NH4Cl、HNO3 D. Cl2、CaCl2
6、据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CH2Cl2)的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它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混合物 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④它是一种纯净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各类物质中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B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8、“环境保护、以人为本”。
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 )
A.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B.CO2、N2、O2
C. CO2、O2、SO2 D.NO2、N2、可吸入颗粒物
9、下列物质中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低的是( C )
A.C2H4 B.C6H6 C.CH4 D.C2H6
10、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1、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
D.甲醛由1个碳元素、2个氢元素、1个氧元素组成
12、下列各自物资中,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是( A )
A.N2和CO B. H2S和O2 C. SO2和CO2 D. NH3和CH4
1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和一种单质的是( A )
A、Na B、O2 C、2H D、N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
B.只要满足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之上或与氧气接触这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物质就可以燃烧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D.凡是在通常条件下不能燃烧的物质,都是不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
15、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是( C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至二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若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一个错误的0分,完全正确得2分,共10分)
16、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D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白磷易自燃
C.氢气能燃烧 D.酒精易溶于水
17、重水的重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重氢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D、重氢核内有2个质子
18、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D )
A、氢气 + 氧气 → 水
B、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C、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D、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19、许多城市都静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 ①产生有毒气体 ②产生噪声 ③产生粉尘 ④易引发火灾,其中正确的是( A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0、下列物质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是( B C )
A、单质 化合物 B、单质 纯净物
C、氧化物 化合物 D、纯净物 混合物
三、 填空题(本题5小题,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2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 、 原子 等,如水由 水分子 构成、铁由 铁原子 构成
22、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1)、2Cl 2个氯原子
(2)、CO2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23、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铝离子 2Al3+ (2)3个氢原子 3H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分子 N2
(6)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 P2O5
24、“9.11”事件发生不久,在美国又出现炭疽热病,此病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25—60%。
治疗炭疽热病的常用抗生素为环丙沙星,其化学式为C17H18FN3O3,它
由 5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 42 个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331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5%(保留一位小数)。
2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氯酸钾 → 氯化钾 + 氧气
(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 高锰酸钾 → 氧气+二氧化锰 + 锰酸钾
(3)、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4)、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5)、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6)、镁在氧气中燃烧: 镁 + 氧气 → 氧化镁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共10分)
26、下表是几中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分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1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铁 26 30 26 56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
(1) 并非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2) 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
27、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用来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 的含量
(2)、图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图三中的集气瓶装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破裂
(4)、图四中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而白磷能燃烧,但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据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1) 与氧气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
(5)、图五装置可用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该操作的要点及观察到的现象: 将导气管出口置于水中,双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产生
五、实验题9本题两小题,共13分)
28、找出实验室制取氧气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操作事项,将相关序号填入答案栏内。
实验中造成不良后果 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操作事项 答案栏
(1)加热时,试管破裂 A集气瓶内盛满水,不要留气泡 (1)与 C
(2)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B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与 A
(3)收集的氧气是紫红色的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且加热时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处加热 (3)与 B
(4)实验结束时,水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D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与 D
29、如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
(3)、简述停止加热时的操作及理由:
操作: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 再停止加热
理由: 防止水倒流而使试管破裂
六、计算题(本题2小题,30题4分,31题6分)
30、已知葡萄糖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 ,求;
(1)、C、 H、O原子的个数比
(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C : H : O = 6:12:6 = 1:2:1
O% = 16×6/(12×6+1×12+16×6)×100% = 53.3%
31、人尿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91%,(假设人尿中只有尿素含氮元素)则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解:设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
x%×28÷60 = 0.91%
x% = 1.95%
答:人尿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