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容旁若无人的成语 旁若无人

火烧 2021-07-19 22:04:40 1044
旁若无人 【汉语拼音】 á g ruò wú ré gt 【名词解释】 gt 把身旁的人视若无睹,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语出《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后亦用“旁若无人”形容态度高傲。△“目中无

旁若无人  

形容旁若无人的成语 旁若无人
【汉语拼音】    páng ruò wú rén>【名词解释】> 把身旁的人视若无睹,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语出《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后亦用“旁若无人”形容态度高傲。△“目中无人”、“目空一切”>【典故来源】> 《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注解】> (1) 荆轲:?~公元前227,战国时卫国人。好读书击剑。燕王喜二十八年,带着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欲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 (2) 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生卒年不详。善击筑。助荆轲刺秦王,事败,隐姓埋名。后被发觉,秦王唯瞎其目。后为秦王击筑,趁机置铅块于筑中,扑击秦王,不中,被杀。> (3) 燕: 周代姬姓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北、辽寧及韩国北部。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4) 筑:古代弦乐器,形状似琴,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的不同,今已失传。> (5) 和:应和。> (6) 已而:过了不久。> 旁若无人>【典故说明】> 荆轲,战国卫国人,好读书击剑。他在卫国不被重用,于是到处游历。荆轲到了燕国后,跟燕国一个杀狗的,以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交好。荆轲好喝酒,天天和杀狗的屠夫及高渐离一起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有点醉意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歌,彼此非常快乐,但是一会儿又相对着哭起来,两个人又唱又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荆轲虽爱喝酒,但他的为人,却是沉着深密,喜欢读书,他在各国游历,都和贤豪长者们结交。他到了燕国,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也很客气地接待他,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后来在燕王喜二十八年,荆轲带着夹有匕首的地图和秦将樊于期的首级入秦,行刺秦王,结果事败被杀。后来《史记.刺客列传》原文的“旁若无人”演变成一句成语,用来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亦可形容态度高傲。>【书证】> 01.《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源)> 02.《聊斋志异.卷一一.司训》:“凡同人咸集时,皆默不语;迟坐片时,不觉五官俱动,笑啼并作,旁若无人焉者。若闻人笑声,顿止。”> 03.《镜花缘.第一八回》:“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旁若无人>【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    形容说话举动毫无顾忌。> 使用类别    用在“毫无畏忌”的表述上。>旁若无人【造句】    > 01    门一打开就看他走了进来,昂首阔步,旁若无人。> 02    纵然取笑声不断,她仍然挺着腰桿往前走,旁若无人。> 03    整桌人尚未动筷子,而只有他旁若无人地大吃大喝起来。> 04    这对年轻人在大庭广众,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还真开放。> 05    也不管大家是否听得懂,他们旁若无人地用家乡话聊起来了。> 06    屋子里这么吵,他竟然还敢在那里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令人生烦。> 07    等我开口唱出来的时候,原来的紧张感觉全然不见了。我旁若无人地高展歌喉,尽情表演。> 二、> 语义说明    形容态度高傲。> 使用类别    用在“傲慢狂妄”的表述上。>旁若无人【造句】    > 01    刚刚开会时,他旁若无人的狂妄态度令人反感。> 02    他这种旁若无人、一意孤行的态度,终于把大家给激怒了。>【近义词】    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目空一切,目无余子,自高自大>【反义词】    虚己受人,虚怀若谷>【参考词语】   傍若无人>【汉语拼音】    páng ruò wú rén>【名词解释】    犹“旁若无人”。见“旁若无人”条。> 01.《晋书.卷七九.谢尚列传》:“导令坐者抚掌击节,尚俯仰在中,傍若无人,其率诣如此。”> 02.《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此时眼孔已大,各各齎发些赏赐,气色骄傲,傍若无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