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满洲国为什么不叫大清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火烧 2021-12-30 04:30:05 1051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1912年2月12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封建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宣布退位(當時溥儀年幼沒有攝政能力,所以在隆裕太后的幫助下頒布詔書),自此,在中國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满洲国为什么不叫大清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1912年2月12日,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封建帝王愛新覺羅·溥儀宣布退位(當時溥儀年幼沒有攝政能力,所以在隆裕太后的幫助下頒布詔書),自此,在中國實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此宣告結束。
溥儀的退位在當時不僅僅意味著封建制度的結束,更意味著大清王朝的結束,因此當時有很多清朝的遺老遺少在紫禁城前自殺,聲稱自己在用生命捍衛大清的最後尊嚴。但我們今天不討論這些歷史虛無主義,只是聊一聊溥儀退位之後的故事。
溥儀退位後根據《皇室優待條例》規定,他自己可以在紫禁城裡擁有自己的衛隊和小朝廷,而且民國還會給溥儀等人每年大約400萬兩白銀的生活費。但這樣的生活沒過多久就被馮玉祥打破,溥儀等人先是被馮玉祥從紫禁城掃地出門,而後又被迫離開北京,就在溥儀以為自己的一輩子即將結束的時候,又迎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次轉機。
1917年6月14日,張勳帶領4000辮子軍打進北京城,將黎元洪趕下台後重新扶持溥儀複位。但這樣的鬧劇僅僅持續了不到20天便被叫停,重新被趕下台的溥儀不但失去了之前的種種優待被趕到天津,而且還被民國軍閥里三層外三層地軟禁起來。
1925到1932年的這七年時間裡,溥儀一直生活在天津,在這裡他接觸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但同時也看清了西方政客的險惡用心。就在他對自己人生感到極為彷徨的時候,日本人找上了他,當時的日本迫切地渴望得到整個東北,但他們又不能明目張胆地在東北搞殖民統治,於是他們就和想當皇帝的溥儀一拍即合。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沒多久就侵佔了整個東北,佔領東北後早已經和溥儀聯繫好了的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立刻派遣特務與溥儀接觸,並於當年的11月秘密趕到奉天與日本籌備復國的「大事」及與日本的全新關係。
1932年3月1日即民國二十一年,溥儀在日本的幫助下正式就任滿洲國皇帝,日本率先承認滿洲國的國際地位,而溥儀也是立刻宣布日本在滿洲國的一切特殊優待。滿洲國自建立至結束一共有13年的時間(1945年蘇聯對日本宣戰並在同時進攻滿洲國,滿洲國因為日本的干預,所以軍備十分弱小,在蘇聯的進攻下幾乎頃刻間就土崩瓦解),相信不止一位朋友都曾經想過,為什麼溥儀復國後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辛亥革命的影響
1911年10月10日,由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正式爆發,這場突如其來的革命讓本就搖搖欲墜的清政府幾乎在瞬間垮台,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人人平等的民主共和思想蔓延開來。而這種蔓延並不僅僅是在漢族心中,而是蔓延到了整個中國,包括滿族。
所以說當時如果溥儀等人要重建清朝是得不到任何民心支持的,這點不管是溥儀還是日本人都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們才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選擇清朝來作為復國的國號。
第二,地方限制
當時的偽滿洲國地盤僅僅只有東北地區和河北承德這些區域,如果說他真的選擇清朝來作為復國的國號,那中原這些政權跟他是關係呢?這就說不清了,而且如此一來總有一方是叛徒,對於穩定民心也不是那麼方便。
第三,日本人的需求
我們都知道,滿洲國在當時屬於一個特別的存在,他只有國號和皇帝兩個存在,剩下的都沒有,可以說當時的滿洲國與其說是一個國家不如說是日本的一個省。而且日本在當時的中國最需要的也只有東北的各種資源,其他地方他們並不需要(拿不到),如果說為了那些拿不到的東西而貿然得罪當時的整個民國軍閥和其他在華列強的利益,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說,無論溥儀怎麼說日本也不會承認他的大清國號,因為一旦承認溥儀隨時都有理由以出兵收復失地為由要權,而且滿洲國內的其他勢力也會趁機作亂。
其實說白了,日本人從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分裂中國,他們對關內的沒有半點興趣,所以才會在一開始就將滿洲國設定為地方勢力,這點很多資料都能證明,筆者不會亂說。
綜上所述,無論溥儀再怎麼要求,滿洲國也不可能是大清國,因為這裡面有各方因素各種限制,根本不是他一個前朝廢帝能決定的。說到這兒筆者想到一句話,人心不足蛇吞象!
參考資料:《大滿洲國建設錄》《日偽殖民統治與戰後東北重建》等。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