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 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教训
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教训
1.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掌握了实际政权的苏维埃竟然自愿地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为什么资产阶级能够窃取这次革命的胜利果实?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小资产阶级最多的国家。大批小资产阶级直接卷入革命浪潮中,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动摇性和不稳定性。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产阶级的成份发生了变化。大批有觉悟的工人被征调到了前线。
代替他们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小业主。他们成为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影响工人队伍的社会基础。
第三,二月革命期间,革命领袖列宁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侨居在国外。在国内,许多布尔什维克尚被关在监狱或在远离革命中心的流放地。
革命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第四,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组织上又有很大发展,拥有地方自治机关、国民教育机关、各种全国性代表大会、杜马、军事工业委员会等合法阵地,并利用报纸、刊物等舆论工具。
这些,使资产阶级拥有巨大的优势。当沙皇制度在革命的打击下一倾覆,资产阶级便接着上台。
从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大罢工开始到3月15日尼古拉二世退位止,在8天内,沙皇制度彻底崩溃了。二月革命进展之迅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二月革命这样快地取得胜利不是偶然的。沙皇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帝国主义战争,促使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激起人民极大的反抗力,是二月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二月革命所以胜利还在于1905—1907年俄国革命的影响。
这次革命提高了群众的觉悟,使他们获得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锻炼。列宁指出,“如果不是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1907年间进行了极其伟大的阶级战斗和表现了革命的毅力,那么第二次革命的进展就不会这样迅速”。
在二月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领导者,同农民结成了亲密联盟,而且资产阶级看到人民即将战胜专制制度也投机革命。在阶级力量对比上,人民力量占优势。
革命遇到的阻力比较小。所以列宁说:“二月革命获得最初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当时跟着无产阶级走的,不仅有农民群众,而且还有资产阶级。
因此我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沙皇制度,达到了1905年所没有达到的目的。”二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尽管处境很困难,人数又少,但他们没有失去同群众的联系,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领导革命运动。
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表达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在二月革命中,只有布尔什维克明确地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建立民主共和国和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实行这个纲领的道路。
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立宪民主党以及其他任何自称为社会主义的政党都不敢公开触及这些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政治问题。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
这就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次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本国反动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高涨。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组成的临时政府。
2.俄国二月革命的介绍
简介:
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发生于1917年俄历2月(公历3月)而得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 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新的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同时,资产阶级得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意义:
二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尽管处境很困难,人数又少,但他们没有失去同群众的联系,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领导革命运动。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表达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在二月革命中,只有布尔什维克明确地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建立民主共和国和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实行这个纲领的道路。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立宪民主党以及其他任何自称为社会主义的政党都不敢公开触及这些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政治问题。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这就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月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次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本国反动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高涨。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组成的临时政府。
3.俄国二月革命
1905年12月当莫斯科工人举行武装起义时,列宁赞扬了工人们的壮举,并号召彼得堡的工人支援他们的斗争。莫斯科工人起义失败后,列宁又及时帮助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鼓舞他们的斗志。1906到1907年列宁仍在国内坚持斗争直到1907年的12月才被迫离开俄国。
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宁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于4月3日(公历4月16日)回到了俄国。针对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著名的“四月提纲”中,为党和无产阶级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革命和平发展的策略路线,接着,他在布尔什维克党第七次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发挥了“四月提纲”中的原理,从4月到7月90天的时间里,列宁一面领导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一面直接指导《真理报》编辑部的工作。先后写了150多篇文章和几本小册子,宣传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方针,从而武装了布尔什维克,增强了他们对革命的必胜的信念。
4.为什么说俄国二月革命史资产阶级革命
当时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到 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成功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当时革命的主体是资产阶级。
在答历史题目是请注意,一场革命的性质往往是由领导革命的阶级及其属性所决定的。
俄国二月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力军是俄国的人民群众。而革命成功后又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以资产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因此,无论是从革命的领导阶层还是从革命后的政权性质来看,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俄国革命的历史
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
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917年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917年11月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6.巴黎公社和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二月革命的意义: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在起义过程中成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立了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俄国的社会矛盾,但同时也为之后的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础。二月革命的胜利为俄国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