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元坊由来 苏州小吃的由来
苏州小吃的由来
卤汁豆腐干已有超过八十多年的历史。
创始人是现在生产“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的厂家。
也就是苏州食品厂。
苏州食品厂前身为“老津津牛肉工场”,“津津牌”卤汁豆腐干由此得名。
2 芝麻松子糖也叫做松子夹心糖。
系采用洁净的松子仁、蔗糖、芝麻,液体的 葡萄糖制成。
其糖味甜美,入口嚼时芳香长久,还具有松子独特的清香口味。
是南方顾客喜食的品种之一。
原料配方 松子、蔗糖、白芝麻、大油、饴糖液体葡萄糖。
制作方法 本制品与芝麻夹心糖完全一样,应注意的是松子使用前要烘干,以免使糖发砂,烘烤要注意,不得变色发糊,保持松子的洁白颜色。
质量标准 色泽:淡黄色、有光泽。
外形:圆形小扁声,每公斤160~180块,糖块整齐美观,面底刀口整齐,无毛茬,四周芝麻厚薄一致,中心糖体、松子仁分布均匀,允许有少量大小差世不大的糖块,但不得有严重的缺角和粘连现象。
滋味:酥脆香甜,利口不粘牙,具有芝麻,松子的清香味道。
3虾子酱油
原料配方 本色酱油100千克 新鲜虾子10千克 白糖4千克 高梁酒4千克 生姜1千克

制作方法 先将本色酱油加热煮沸,除去泡沫,然后将清洗过的新鲜虾子、白糖、高梁酒及生姜等同时放入锅内,继续加热,到虾子向上浮时,立即停止加热,出锅冷却后装瓶,即得虾子酱油。
4枣泥麻饼的传说
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时候十分穷。
家无住房,只得在苏州天平山下的咒钵阉里栖身。
咒钵庵年久失修,凄凉得可怕。
但是,范仲淹尽管日子难过,却没有动摇他求知的志向。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越是没有吃,肚子越是大。
范仲淹一日三顿粥,把肚皮搪得大得吓坏人,一顿能吃十三碗;即使吃了十三碗,也一会就饿了。
每到冬夜,肚皮就随着他的读书声“咕咕咕”地叫起来。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把粥盛在盘里冻结,然后象豆腐似的把粥划成一块一块,肚子饿了,就拿一块吃吃。
他把这一块一块的方粥,取了个美名,叫“白云糕”。
他的同窗好友石梅卿知道了,深受感动,亲自备了好酒好莱去看望他。
他说:“这酒菜我不能吃。”石梅卿问他为什么,他说:“这酒菜不差于砒霜,你这是在害我。”石梅卿越发不明白了,说:“我是诚心来帮助你的,怎说是害你呢?”范仲淹说:“我现在已吃惯了这种‘白云糕’,日子还算过得去。
如果我今天吃了你这好酒好菜,那明天再吃‘白云糕’,舌头就要不听使唤了,那时,我不就要感到苦恼了吗?一感到生活苦恼,就要分散精力,无心读书。
你想,这不是反害了我么?”
石梅卿听了范仲淹这一番话,又惊叹又佩服,回去之后,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白云糕”做了方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举。
据说,现在苏州、常熟一带市上供应的“白印糕”,就是由此传下来的。
5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