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嵇康的典故 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故 对向秀的评价

火烧 2023-01-23 14:15:06 1058
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故 对向秀的评价 向秀是魏晋时期名士、哲学家、文学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喜谈老庄之学,著有《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等作品,人们赞其作品“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
嵇康的典故 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故 对向秀的评价

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故 对向秀的评价  

向秀是魏晋时期名士、哲学家、文学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喜谈老庄之学,著有《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等作品,人们赞其作品“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向秀的故事 向秀典故>向秀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小,没有将父亲的注释公布。向秀的文稿被郭象窃取,郭象自己补写了《秋水》《至乐》、改换了《马蹄》的注释,其余的篇目仅仅对文字稍加整理,遍以自己的名义大行天下。其后千百年来,世人一谈到《庄子》的注释,就将郭象奉为大家,而忽视了向秀的显著功绩。>向秀闻笛的典故就是出自他的一篇赋中,他听到了来自邻居的笛声,回忆了往昔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从而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对向秀的评价>向秀名列“竹林七贤”,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里所阐述的儒道精神兼容的观点,虽经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向秀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但两者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逼迫,使魏晋士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向秀“逍遥”新义,使一代士人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感,“读之者无不超然”。《庄子》随之从山林来到了尘世,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成为魏晋玄学研究的重要经典。>向秀万物自生、自化的崇有论哲学经过郭象系统地发挥完善,其包容儒道思想的优越性为士大夫普遍认识、接受的结果是“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晋书·向秀传》)”。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信念被弃置,而是强调道家思想经过向秀《庄子注》的改造获得了强大生命力,能够更加和谐地与儒家精神兼容,从而促成以郭象为代表的元康玄学再度兴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