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茶的起源与发展 班级的起源与发展
班级的起源与发展 班级,英文写作cla ,意思是学校中的最小教学单位。班级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班级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法国的居耶纳中学、德国的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
班级的起源与发展
班级,英文写作class,意思是学校中的最小教学单位。
班级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班级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法国的居耶纳中学、德国的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学等学校。
16世纪中叶,在西方国家评价学校时,看是否依据年龄与发展阶段把学生分成了班级,并作为优秀学校的标志之一。
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理论,从此,为班级组织奠定了理论基础。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在西方学校,把教学单位分成若干班级,由教师向数十名乃至数百名学生实施同步教学。
1862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最先采用班级进行教学,开创中国班级教学之先河。
1901年,清朝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各地推广。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级是指学校按照教育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组合起来,分成不同的级别,再分成具有一定人数的班,以便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

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单位。
班级教育管理艺术将为班级教育管理者提供怎样进行班级教育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所谓班级教育管理者,它的外延是指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
由他们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班级教育管理力量,共同对班级教育管理客体进行施加影响,促使班级教育管理对象向正面转化和发展,从而达到班级教育管理的目的。
很赞哦!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