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语故事典故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2-10-11 22:22:11 1041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知彼知己  【拼音】 zhī ǐzhījǐ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典故 知彼知己成语故事_成语“知彼知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知彼知己

  【拼音】 zhībǐzhījǐ

  【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成语故事】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卿,齐国人。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读了孙武的兵书以后,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很赞赏,便任孙武为将,带领吴军攻破了楚国。孙武积极主张改革图强。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越的见解。如《计篇》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他还指出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强调在战略战术上应该“奇正相生”,灵活运用,指挥者应根据敌军形势的变化巧妙决策,以取得胜利。《谋攻篇》里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的大意是说:熟悉自己又熟悉对方的情况,身经百战却不会失败;不熟悉对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况,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对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况,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败。由于上述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语被广为运用。只有对主、客观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包括作战在内,人们办一切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