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来西亚的历史简介 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是什么样子?

火烧 2022-02-28 23:02:47 1078
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是什么样子?   如果要研究马来西亚历史,就不能不读这本约莫在1612 年成书的《马来纪年》。严格说起来《马来纪年》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历史文学书」,内容讲述麻六甲苏

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是什么样子?  

  如果要研究马来西亚历史,就不能不读这本约莫在1612 年成书的《马来纪年》。严格说起来《马来纪年》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本「历史文学书」,内容讲述麻六甲苏丹国的族谱和历代苏丹的世系传说,以及伊斯兰如何在当地传播,与邻国的关系等等。

  《马来纪年》共有34 章,其中有几个章节提到了中国,不过由于这本书混杂了历史、传说和神话,让书中记载的「中国故事」显得神话色彩浓厚,身为华人的我们读起来反而有种童书绘本感。

  在《马来纪年》的第一章,提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当时,亚历山大大帝为了看日出,率领军队东征迎娶了天竺的公主,他们的子孙在天竺开枝散叶,成为了君王。而亚历山大的其中一个后代──安姆丹纳卡腊国的苏腊安王,因为善于治理国家,国家因而十分强盛,世界各地的国王都向他伏服称臣。然而,却有一个国家唱反调,那就是桀骜不逊的中国。

  从这个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开头就可以知道,这篇故事应该是神话加上民间传说,但这些故事除了趣味性之外,背后也隐含着一些寓意,接着故事说道:

  苏腊安王称霸了天下,却只有中国不愿意臣服,愤怒的他决定顷全国之力讨伐中国。他率领了一千两百万兵马(这数字夸张化感觉真的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准备征讨叛逆的中国。

  然而,两国间有着高山,阻隔了这支部队的前进,让天竺要攻打中国必须要航行大海,苏腊安王透过水路集结大军,停泊在淡马锡(新加坡古名),准备北上进攻中国。

  这个恐怖的消息传到了中国,大臣紧急启奏皇上:「天竺的苏腊安王领军千万,准备讨伐我国,现在大军已经到了淡马锡,当如何是好?」

  中国国王知道消息后自然相当惊讶,慌忙说道:「那该怎么办,各位大臣有没有退敌良策?不然等天竺王杀来这里,我们都惨了。」

  面对这样的大军压境,中国的宰相却慢条斯理,毫不惧怕的回覆:「大王,别紧张,我有良策。」国王高兴的说:「交给你了!一定要拯救国家。」

  接着,这位中国宰相命人在船上载满锈蚀的细针与开花的柿子树与枣树,并选了两位牙齿都已经脱落的老人,口传锦囊妙计,命他们顺着风驶向天竺军队驻扎的淡马锡。对于这一连串奇妙的安排,众人都不明白宰相的计谋到底是什么。

  这艘船顺着东北季风飘洋过海抵达淡马锡,跟着千万大军驻扎的苏腊安王知道有来自中国的船只靠岸,便命令底下的臣子:「我听说有中国的船只停泊,你们去问问他们,调查一下从淡马锡到中国要多远。」就差遣了仆人去探虚实。

  天竺人奉命到船上找人问讯,却只看到两个已经垂垂老矣的老人,船上也载着奇怪的货物,显得十分诡异。他问两人:「听说你们从中国来的?这船顺着风行驶多久才到淡马锡?」

马来西亚的历史简介 在马来西亚的历史记载中,中国是什么样子?

  中国老人说:「我们从中国出发时,都还只是年轻的男孩,然而如您所见,现在已经成了将行就木的老者。你看看,我的牙齿都掉光了。」

  老人又指着船上的果树说:「看看这些树,我们动身时,这些果树都还只是种子,经过这些年,现在已经成长茁壮,开花结果,我们都靠着这些果子在船上维生。就是航行了这么久我们才到这的。」

  起初天竺人还不相信,疑惑的上下打量这两个老人,深深觉得有诈。但老人又从手中拿出了几枚生锈的铁针,说:「你可别看它们是铁针,我们离开中国的时候,这些都是大铁柱呢!比手臂还要粗,现在都变成这样了。你现在可以知道我们航行了多久,我已经无法计算这些年月了。」

  使者一听惊讶不已,赶紧得跑回去禀报国王。

  苏腊安王听到以后说:「如果中国这么遥远,那我们就算出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抵达呢?就算抵达了,我们又有办法跟他们战斗吗?我们还是回去吧!」

  朝中的大臣也纷纷称是,这个天竺王就带领千万大军回国了。

  这个故事今天听起来荒诞不经,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神话学的角度来说,或许能看出古人是如何看世界的。

  当时的马来民族相较于中国,受到印度影响更多,根据这样的民间传说,天竺王有能力率领大军抵达新加坡,却无法识破中国的谎言,可见在那个时代,印度对马来群岛文化影响更深远,而与中国往来较少。

  而马来群岛历史上,也真的多次受到印度侵略。早在西元4 世纪,印度笈多王朝的沙摩陀罗王,影响力就扩及今天的马来西亚跟印尼。其后更有与三佛齐帝国(今马来西亚与印尼)和注辇国(今印度东南)征战的纪录。而中国却在郑和下西洋前,较少有大规模的官方船只来访,所以才塑造了这样的历史印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