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时积分法 《法句》:安品第二十三原文和白文
《法句》:安品第二十三原文和白文
作者:尊者法救 只
前言:
《法句》尊者法救(撰)只()
《法句》是佛中出的偈集。法救尊者是公元一世的北印度人,他重新整理古的佛祖法句,集出新的《法句》。
《法句》安品第二十三
十有四章。安品者。差次安危去即善快而不。
我生已安 不愠於怨 人有怨

我行怨 我生已安 不病於病
人有病 我行病 我生已安
不戚於 人有 我行
我生已安 清 以食
如光音天 我生已安 澹泊事
薪火 安能我 生怨
自鄙 去心 自安
淫 毒怒 苦身
小 小小慧
求大者 乃大安 我世尊
解 正度三有 降魔
人快 得依附快 得愚人
善快 守正道快 工法快
世诤 戒具常快 依居快
如 近仁智者 多高
命少 而世多 取要
令至老安
欲得甘露 欲谛快
欲度生死苦 服甘露味
《法句》文及解--23安品
【文】
安品的大意是,分平安危的具表徵,而(使人)而近善 ,身心快但不落。我(佛陀自)的身心已安定,怨怒不心;世庸多有怨,我行佛道不。 ㈠
我的身心已安定,不再病於因病;人皆有(生、老、病、死)四大病,我行佛道此病㈡
我的身心已安定,亦亦;世凡夫,我行佛道愁。㈢;
我的身心已安定,心清所作:以喜食,如同住在光音天。(四)
我的身心已安定,心志澹泊所事事:即使人薪柴聚集火力,又怎能著我的身上?(五)
了他人制造怨恨,被他人生出自卑心理:除去意念,诤吵安。㈥
莫於淫欲,歹毒莫於怒火,最大之苦莫於有身,之境莫於涅。(七)
勿以世俗小,勿求世俗的小小慧,求出世之之慧,此大大慧永安康。(八)
「我」乃世至高上的尊者,它可生解,救度凡出三界,力能降多魔。(九)
到人使人愉快,能依人使人愉快,能愚蒙之人,行使善事使人愉快。(十)
守正道使人愉快,巧妙佛法使人快:世人,守戒之德使人常常愉快。(十一)
依傍人而居愉快,仿佛族相互聚:靠近仁人智士,更多地聆高妙深之道理。(十二)
之人很少,中途世者甚多:佛法善取精要,使人到老安平。(十三)
位想要得甘露般甜美的佛法之人,欲望,涅之境使人愉快:要想度生死苦海,常甘露般(佛法)之味。(十四)
【原典】
安品第二十三十有四章
安品者,差次①安危,去即善,快而不②。
我生已安,不愠③於怨;人有怨,我行怨。㈠
我生已安,不病於病④;人有病,我行病。㈡
我生已安,不戚於;人有,我行。㈢
我生已安,清;以食,如光音天⑤。(四)
我生已安,澹泊事;薪⑥火,安能我?(五)
生怨,自鄙⑦,去心,诤自安。 ㈥
⑧侄,毒怒,苦身,。(七)
小,小小慧⑨,求大者,乃大安。(八)
我世尊⑩,解,正度三有⑾,⑿降魔。 (九)
人快,得依附快,得愚人,善快。(十)
守正道快,巧法快,世诤,戒具常。(十一)
依居快,如⒀;近仁智者,多高。(十二)
命少⒁,而世⒂多,取要,令至老安。(十三)
欲得甘露⒃,欲谛快,欲度生死苦,服甘露味。(十四)
【注】
①差次:某某排出先後的次序,好的程度。
②不:不落。
③不愠:不生、不怒。
④不病於病:不被各弊端所侵。前一病字是,即某某所害,侵而失去健康的心;後一病字是名,即人生的各缺陷、毛病所蔽。
⑤如光音天:光音天,乃色界三天之一,即第二、第三禅天,位於量光天上,在少天之下。此界生有音,用禅定心所之光明彼此之意,故光音天。
⑥薪:所有柴薪。,遍、也。
⑦自鄙:自卑。
⑧:,不再比某某更甚,下文句式相同;,此指,心神不。
⑨小,小小慧:不要以小、小、小慧。
⑩我世尊:此句意思是,每人是自足的,不要傍依何物何人。人亦守,不要大流,失自我的自主性。「我」是世至高上的。
⑾三有:即三界,指欲有、色有、色有。
⑿:守,持自我的自足性、自主性,不外物他人所惑、所。
⒀如:前一字是名、指、人;後一字是副,直接地、面面地;,即是聚、聚。
⒁命少:命,即命、;少,很少;,少也。
⒂世:指中途人,未能正者。
⒃欲得甘露:多想要得到如甘露般甜美的佛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