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辉县出什么事了 河南新乡出了哪些伟人
河南新乡出了哪些伟人
比干
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5月6日,夏历四月初四),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公元前1029年)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残害,终年63岁。
姜太公
姜太公(?——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魏之汲邑姜塬(即今卫辉市太公泉)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谋略家。
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从封而得姓,又称吕尚。
根据文献记载,他的名字还有:太公望、周望、吕牙、吕望、师望、姜老等。
姜太公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成功地协助周武王指挥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牧野之站,著有《六韬》等。
姜太公是中国军事家的始祖。
在民间,姜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象征,被尊为“神祖”。
反建屋架梁,必用红纸写联:“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姜太公在此,白事大吉”,以示平安。
毛遂
毛遂,战国晚期人,故里在今原阳县师寨乡路庄村。
公元前257年,因向赵国的平原君自荐说楚成功,遂声名大振。
成语中“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的故事均出于此。
张苍
张苍(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
张苍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为古代科学家。
现有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东北2公里谷堆村,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苍墓东西长40米,南北款30米,高1至2米,墓周槐林茂密,郁郁葱葱。
存有墓碑一通。
圆首镌有云龙图案,中刻“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为清康熙年间立。
另有“张苍纪念堂”大殿和“西汉丞相张苍故里”大型石碑。
陈平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丞相,封曲逆侯,原阳县阳阿乡阿村人。
陈平“六出奇计”,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又与周勃合谋“诛杀诸吕”延继刘氏诈基,是“汉初三杰”之一。
今存陈平祠,为县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大殿三间、拜殿三间及石碑多通。
周勃
西汉丞相,封绛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
身为武将,周勃助刘邦打天下英勇无比,连攻下40余座城池。
和陈平合谋,诛杀诸吕,立汉文帝,又亲挽皇帝玺,交于刘邦第四子刘恒(即汉文帝)
周亚夫
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
以“细柳屯军,治军严明”而闻名。
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1986年为周压夫故里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现有周亚夫墓,在原武镇小村南,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柏林冢”。
周亚夫祠在今磁固堤村。
百里嵩
百里嵩,字景山。
东汉末年,他任徐州刺史时,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并施以轻徭薄赋,百姓得以修养生息,成为群众赞颂的清官。
百里嵩任职中,徐州一带曾遇到一次特大旱灾,禾苗枯焦,赤地千里。
他体察民情,找水源,挖渠引水,跑遍所属各县。
事有凑巧,不久普降喜雨,万民称赞这次喜雨为“刺史雨”,称白里嵩为“百里使君”。
封丘县城东北2公里庙岗村南的“使君祠”为元代民间所建。
孙登
孙登(约公元205年——公元263年),字公和,号苏门生。
魏晋之际汲郡(今卫辉)人。
孙登多年遁世隐居辉县之苏门山,并因悲叹时世,常登台长啸,今“啸台”犹存。
韦思谦
韦思谦(?——公元689年),本名仁约,以字行,唐朝丞相,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人。
今存韦思谦祠,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原阳县城北1公里有韦思谦墓。
其有两个儿子韦承庆、惟嗣立皆为唐朝丞相。
《旧唐书》载:“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娄师德
娄师德(公元630年——公元699年),字宗仁,唐朝丞相,谥贞公,原阳县原武人。
一生以“伟岸大度,气量宽厚”著称,曾推荐唐代名相狄仁杰为丞相。
成语“唾面自干”即由韦娄师德宽厚大度的故事而来。
今原武镇东关有“娄师德纪念馆”,师寨镇安庄村南有娄师德墓。
杨再思
杨再思(?——公元709年),唐朝丞相,原阳县原武镇杨大寨村人,杨再思为三朝元老,被封为“郑国公”。
其为人“巧而圆滑,能得人主微旨”。
增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号苏门先生,谥康节,宋天禧至熙宁年间人。
早年隐居苏门山,时有云游,晚年迁居洛阳。
熙宁十年(1077年)卒,终年67年。
据《宋史》载,邵雍“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有《皇极经世》60卷、《观物内外篇》、诗《击壤集》20卷等。
李戴
李戴,字仁夫,延津县人。
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及第后,官至吏部尚书。
李戴为官期间,秉公办事,任人唯贤,颇得朝野称颂。
李戴墓位于延津县城东郊。
坟头原有石碑、石坊,坟路两旁有两列石人、石马、石羊等大型石雕20余件。
今已毁。
王永光
王永光,字有孚,长垣县人。
历任中书舍人、柱国太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等职,系晚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
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
建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四朝元老”镏金匾额。
现在王氏后裔仍保存着崇祯皇帝给王永光的三道圣旨。
孙奇逢
孙奇逢(1584年——1675年),字启泰,又字钟元,愿籍河北容城。
明末清初名儒。
晚年与黄宗羲、李渔并称“清代三大名儒”。
奇逢自幼情操卓越,17岁中举人。
天启时,太监魏忠贤窃取朝权,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以祸党被逮,奇逢竭力谋救,未及,杨、左等被处死。
逆臣还诬杨、左居脏巨万而严追家属。
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募资筹金,将诸公尸骨赎归。
一时美名传扬,世人赞誉孙、鹿、张为“范阳三烈士”。
清顺治七年(1650年)奇逢南徒辉县之苏门,率子弟躬耕、讲学,达25年。
奇逢治学以象山、阳明为宗,主于实用。
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读易大旨》、《理学传心纂要》、《理学传宗》、《夏峰集》、《畿辅人物考》、《中州人物考》等。
屈复
屈复,字见心,号悔农,又号金粟道人。
清初长垣人。
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他19岁时,参加县里童子考试,名列“童子第一”。
屈复一生刚直不阿,为学不耻下问,从不趋炎附势。
终生淡泊名利,冷落宦海,痴心诗文,热心育人,来者不拒。
他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楚辞新注》、《玉溪生诗集》、《弱水集》等。
殷梦五
殷梦五(1662年——1726年),字元福,新乡县郎公庙镇于店村人。
出生时因其父梦见天赐五福,便为其取名“梦五”。
梦五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明,学习勤奋,被人称之为“中原才子”、“殷圣人”。
殷梦五著有《寓理集》、《读易萆》、《知非草》等。
他与清代畅俊、郭彪被称为“新乡三绝”。
那句“推倒洛阳数新乡”的豪言壮语,更显示出他的不凡气魄。
王锡彤
王锡彤(1866年——1938年),字筱汀,号悔斋,汲县(今卫辉)人。
少时曾习盐业,19岁中秀才,后曾在大梁书院肄业。
宣统元年(1909年)以前主要在河南从事教育事业,与李敏修等创办经正书舍。
其间亦参与地方政事,曾主办禹州三峰煤矿公司,参与洛潼铁路、河南铁矿等实业的创办。
宣统元年河南人民收回矿权斗争中,被推为四代表之一赴京与英国福公司谈判。
此后应袁世凯之邀,与北方最大实业家周学熙一起在京津等地办实业,充当袁氏亲信幕僚。
王先后充任京师自来水公司协理、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协理、天津华新纺织公司协理、华新公司唐山纺纱厂专务董事、卫辉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兴华资本团董事等职。
1915年曾任民国参政院参政。
直至1938年病逝为止,一直在京津豫从事工商活动。
著述有《清鉴》(前编)、《抑斋诗文集》、《抑斋自述》等多种。
李敏修
李敏修(1866年——1943年),又名时灿,汲县(今卫辉)人。
光绪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光绪二十五年河南大旱,在安阳、济源等县筹集粮款,办理赈灾。
光绪二十七年,在汲县创办经正书舍,收藏图书30多万卷,一边讲学,一边整理图书,纂修中州文献。
光绪三十一年任河南学务公所议长、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力倡普及教育。
光绪三十二年在开封创办中州公学、劝学所、教育总会,提倡官民皆学。
1912年开始宣讲新学,力倡破除迷信。
1913年任河南教育司长。
1915年清史馆成立,任该馆协修,兼中州文献征集处总编辑。
整理成《中州先哲传》、《续文征》、《中州诗征》、《艺文录》,共127卷。
1918年当选参仪院议员,1922年当选为众仪院议员。
并在洛阳、北京创办河洛学社,继续搜编河南文献资料,编成《中州学系考》、《中州艺文录》。
1937年日寇入侵,偕家入迁居禹县(今禹州),从事教育活动。
1943年11月病逝。
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编著30余种。
郭兴 郭兴(1924—),河南省辉县市高庄乡金章村人,原北疆军区司令员,著名抗日英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之原型;16岁参加八路军,18岁任太行五分区武工队长、辉县抗日政府区长;他带领武工队员,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胆略和睿智,像匕首一样插入敌人心脏,炸碉堡,毁铁路,剪日寇,除汉奸,神出鬼没,出奇制胜,曾获“太行山特级战斗英雄”殊荣。
。
李长杰
李长杰,男,汉族,河南原阳人,大学文化程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董事长、国际铜加工协会(IWCC)执行董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铜发展中心和《有色金属工业》杂志理事;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新乡市第八次党代会委员会候补委员、河南省第七届党代表。
在他的带领下,集团公司发展迅猛,拥有中日合资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山东龙口市新龙铜管厂和中科院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等10个子公司。
刘震云
刘震云是中国著名作家。
1958年5月生于河南省延津县。
1973年至1978年服兵役。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
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
史来贺
史来贺(1930 ?.? - 2003 04.23),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20世纪50年代,史来贺的名字就响遍全国。
他以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与满腔热情帮助群众树立起战胜贫困的信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来贺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
运用新掌握的领导科学和管理知识,史来贺带领刘庄形成了以农促工、以工建农、农工商并举的商品经济的新格局。
史来贺2003年4月23日在河南新乡逝世。
史来贺多次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曾经9次受到md主席接见。
刘国梁
刘国梁(1976年1月10日-),河南省新乡市人,中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现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
刘国梁是右手直拍两面近台快攻型选手,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双打冠军。
刘国梁是第一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

另外也有文学家、美军华裔中尉以及原甘肃省总工会主席等同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