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文言文 学佛者,您对古文的看法?

火烧 2021-07-28 16:28:57 1112
学佛者,您对古文的看法? 学佛人,您对古文的看法?如果您有想要研讨经论,那么您是以什么心态去看古文?例如:1.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儒家: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佛教:是

学佛者,您对古文的看法?  

学佛人,您对古文的看法?

如果您有想要研讨经论,那么您是以什么心态去看古文?例如:

1.道家: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儒家: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佛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4.就以上三题的文意而言,其基本出发点,是共通、或有差异,是怎么说?

老人家法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就要看用什么角度去看了!

从『法』?

从『道』?

从『字义』?

唉呀!差异甚大喔!

不过从『禅』思维来瞧瞧!

老人家呀!法安:

什么时候对「古文」发生兴趣了?

您这三句话,可是含古盖今,是相当深也相当大的提问!

这两天翻了一下,这些古书,仍无法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解译。

只好抓了几段胡诌一下啦!

学佛人,您对古文的看法?

如果您有想要研讨经论,那么您是以什么心态去看古文?

如果以修行者的眼光来看,这三句话,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

只在,行于何处?用于何处?

1.道家:「道」、可道,「、」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涵盖了宇宙天地万物的「运行」。

「道」是一切万物的「总名」。

这是用于字义上的解释,也有许多各家不同的观念和解释。

如果用于修行的法则,我的看法是: 

「道」生万物,但「道」「不着」万物。抱元守一,顺势而为,

「法」其「自然」。所以「道」是「心」的体悟,文字语言只能

解其「义」,无法解其「意」的。这与佛法在意境上是相通的。

与「禅」又有何差别呢? 

2.儒家: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从大儒韩愈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欲往境外求取任何事业,也

必先从「内心」修起,尤其是『先诚其意』。故在暗室中,仍端

正其身。写到这里,也不禁令人感慨,儒家在修身的工夫上,与

佛道二家,也不惶多让。如佛所说:先定其「心」,方灭其「意」。

所以,儒家可以说是「入世间」的修行法。仍必须从自我内「心」

做起。

3.佛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其实这句话就不用多说了,佛版的网友就能说的比我更棒,如何

从内心之中,看待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有情!这几天就曾模拟这样

问题,就是无法释怀。也许修行功夫还没到家吧。

综观以上简略的分析,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共通的,但其结果是

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文言文 学佛者,您对古文的看法?

有差别的。

佛道二家,是要超脱凡俗尘劳,竟而得到内心的自在。儒家是从内心做起,「推己及人」,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