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观有哪些方面 从价值观的角度揭示腐败产生的历史原因
从价值观的角度揭示腐败产生的历史原因
对价值观的误读是产生腐败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国人的思想理念就开始出现了一些模糊和混乱,尤其是对价值观的理解和解读存在颇多的质疑和争议。
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对价值观的解读则显得尤为重要了。
虽然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但是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东西是钱买不来的。
笔者认为,如果纯粹的认为把“个人(或国家)的所有物就等同于成功的全部”来作为价值观的衡量标准,这个观点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片面的,因为它违背了(或不完全符合)社会的价值规律。
即使从商品的价值公平原则上看,我们知道人之本性都是有善恶之分的,但只要使劳动者所得的剩余价值分配——能够受到制度和公约的强力约束和监督,那么公众所追求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目标就会不断向前迈进。
当然,这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
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显然是太重要了。
而如何找到除了金钱之外的价值观和信仰,就成了摆在人类文明进程史中一个重大而现实的使命和任务。
传统的价值观也许可能唯一就是一个“钱”字了,而关键的问题是“钱”是从哪里得来的?那些贪腐犯们、违法违规的人们倒是暂时有钱了,但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家破人亡的惨局。

全世界应是一样的,这些人和事如果出现在美国也一样是逃脱不了至少是破产的惩罚的。
因为他们侵吞或伤害了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
那他们的价值又有几何呢?除非是法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就远远不仅仅只是“钱”所能衡量的了。
远的不说,伟人md,凡人雷锋,他们并没有多少金钱,但他们的伟大信念,他们的价值之大却赢得了世界的公认。
实际上,按照哲学的原理,人们的价值或财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和转化的。
即便是那些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甚至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的富人们,也免不了一个最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结局。
可见,中国的古人们早就已经把价值观的理念,分析理解了一个透透彻彻。
现在的中国以及全世界的那些靠勤劳致富了的慈善家们的做法就是一个例证。
可以说他们都是聪明人,他们一定对价值观的理念感悟深刻,他们知道什么才叫做“人生双赢”。
反过来说,那些贪腐违法的人就是蠢人了,尽管事发后后悔莫及。
该那些还有着继续“钱”进、还有着不思进取想法的人们猛醒了!随着现在法制和监督机制(包括网络监督)的不断的健全和完善,纳税人的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了,财富是靠勤劳奋斗积累的,那些违法的人们必将是天网恢恢,伸手必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对价值观的错误理解和判断(即误读),势必引发个体腐败的泛滥(甚至会使过去的剥削制度死灰复燃),而个体腐败极易引发群体腐败,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腐败,其结果是惊心动魄的。
比如,清朝中末期的腐败泛滥和懦弱,就导致了近代我们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耻辱历史,值得引起我们后人的警觉。
历史可以证明,无论是个体腐败或国家腐败,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事实上,当今人类社会的价值观理念已经开始超越了意识形态的范畴,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实际上人们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都在逐渐的靠拢。
当然,不包括资本主义的初始阶段——帝国主义的侵吞时代。
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现在都是在反对腐败,都是在提倡保障民生,都是在实行保护公众和纳税人的合法权利的政策。
因为人们都明白,如果不这样做,任何国家及其政权都将无法获得长期的安全和稳定。
正如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家——人们普遍认可现在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就像社会主义一样,就是一个例证。
再往大的方面看。
世界上现在仍然有着对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敌对,存在着只是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而不顾伤害他国利益的狭隘价值观的思想,因利益使然甚至存在着帝国主义或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即那些辩解和拔高历史上殖民政策价值观的个别国家)。
但是,凭着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凭着现代人类的聪明和智慧,凭着国际公约的约束,凭着人类对和平发展的强烈诉求,这种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因为它一定会遭到来自全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和抵制,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
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包括期间的两次世界大战)始终都在大踏步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