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英博物馆纪念品 大英博物館中的狂歡明朝

火烧 2021-05-18 20:38:18 1037
大英博物館中的狂歡明朝 撰文:竹子 歷時五年策劃、集合世界30餘家知名博物館200餘件文物精品的《明,改變中國的50年》特別展是大英博物館2014年度最重要的展覽之一。明朝歷史長達276年,此展聚焦於
大英博物馆纪念品 大英博物館中的狂歡明朝

大英博物館中的狂歡明朝  

撰文:竹子 歷時五年策劃、集合世界30餘家知名博物館200餘件文物精品的《明,改變中國的50年》特別展是大英博物館2014年度最重要的展覽之一。明朝歷史長達276年,此展聚焦於明初1400~1450年間短短五十年,通過金銀器、瓷器、兵器、書畫、服飾、雕塑、家具等文物,從宮廷生活、軍事藝術、宗教信仰和對外交往等諸多方面,立體展現了明朝對國內文化制度的重建和對海外的影響。 《華夏地理》曾在2007年策劃製作過一期名為《狂歡明朝》的專輯,小編有幸參與其中,自別有心結,不久前出差路過倫敦,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大英博物館一睹盛況,果然精彩。 展覽位於大英博物館一層圓形大廳西側的Sainsbury Exhibitions Gallery展廳。從博物館大門入口到館內,處處可見明朝展的巨幅海報。 明成祖坐像 一進展廳,便有文字和影片短片介紹此次展覽的歷史背景。1400~1450年間,跨越了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和代宗四代五位帝王,定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創立藩王制度、編纂《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每一事件都影響深遠。有意思的是,短片中在介紹每一位皇帝的時候,按他們的性格起了不同的別稱,例如馳騁沙場的永樂皇帝被稱為「Warrior Emperor」,執政僅10個月卻進行了頗多改革的洪熙皇帝被稱作「Bureaucrat Emperor」,擅長書畫的宣德皇帝被稱為「Aesthete Emperor」,而九歲繼位的正統皇帝的別稱則是「Boy Emperor」。這種介紹方式頗新鮮有趣,給了觀者最直觀的概念。 明宣宗射獵圖,故宮博物院藏品。 展覽分為宮、武、文、教、朝貢五個主題部分,展現了明代宮廷生活、軍事戰爭、文化藝術、多元信仰和對外交流諸多方面的成就,很多難得一見的文物給人們(尤其是西方觀眾)帶來了新的視角,如山東魯荒王朱檀墓和湖北梁莊王朱瞻垍墓中出土的文物,此前從未在英國展出過,自然也是這次展覽上的亮點。這裡特選一些展品與您共賞。展覽將於2015年1月4日結束,有機會去倫敦的朋友抓緊時間去看看吧。 金鳳簪,梁莊王墓出土,湖北博物館館藏。 隨葬車模,高53.5公分,魯荒王朱檀墓出土,山東博物館館藏。 枕頭兩側裝飾,宣德年間1426-1435,大英博物館館藏。 《送朝天客歸國詩章圖》,絹制掛軸,韓國國立博物館館藏。 剔紅龍鳳紋聯屜案,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館藏。 景泰藍陶瓷龍紋蓋罐,大英博物館館藏。 永樂劍劍柄,英國皇家軍械局博物館館藏。 頭盔,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館藏。 永樂大典,大英圖書館館藏。 武侯高臥圖,故宮博物院藏品。 湘江春雨圖,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館藏。 大報恩寺琉璃,南京市博物館館藏。 《古蘭經》,出自北京牛街清真寺,私人收藏。 本文來源:國傢地理中文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