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往宁古塔 寶釵發配寧古塔,死於難產,寶玉淪為打更的,衣不蔽體
寶釵發配寧古塔,死於難產,寶玉淪為打更的,衣不蔽體
後四十回是堅決不看的,不然會有想揍人的衝動。
實際上當年雪芹寫到七十八回便已淚盡而逝(其歿於除夕萬家煙火辭舊迎新之時,一代奇才破屋殘舍中悄然西去,十年心血竟不得完稿,悲涼無奈之情,思之慾哭)。
後兩回是其家人為了湊夠八十回的整數,而把手稿增改之後加上去的,雖細節處尚有破綻,但到底是雪芹親筆所寫,所以與前七十八回不無吻合之處。
但高賊卻用心險毒,所續四十回前言不搭後語,把一部驚世之作改成了言情小說,把一部憤世之著改成了對皇帝感恩戴德的頌德書,可恨可惡之極也。
高鶚
研究紅學之人都知道,原《石頭記》共計一百零八回,以五十四回為分水嶺,前半寫盛,後半寫衰,其中更以十二回為一小節,共九小節層層鋪述。
第一回中瘌頭僧所吟的那首詩“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這不僅指甄士隱元宵後失女燒房之劫難,更是針對賈府大族的畿語,“寧國府元宵開夜宴”之後便“諸芳散盡”,賈府每況愈下,賈赦與鳳姐這兩個亂世梟雄,一在外以勢欺人、圖寶害命,為奪幾把扇子不惜逼人家破人亡。
在內機關算盡、飛揚跋扈,為圖斂財不惜收贓放貸,甚而逼死尤二姐,殺張華未遂。賈赦一意孤行用義忠王壞了事的板子(一道存逆心就可參倒)、賈母珍藏了半輩子令人誕羨的“慧紋”(元妃省親點的“豪宴”一出,便是為求“一捧雪”而害人的故事,此伏筆也)。
元春於深宮中明爭暗鬥的嬪妃生涯(“乞巧”一出,為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亦伏元春之死蹊巧之筆,以上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種種在極盛時發生的隱患便是賈府敗落的根源,相較之下鳳姐賈赦面上看他們佔了十之八九的原因,其實不過是那十之一二的導火索罷了。
五十四回之後,賈府步步下坡路,雖然也有“壽怡紅夜宴群芳”的綿繡文字也不過是衰敗前的迴光返照,而這壽怡紅寶玉的生日便是四月二十六(見《紅樓夢新證》),也是雪芹自己的生日。夜宴群芳名為過壽,實為群芳餞行,這滿園春色終歸是要這位“絳洞花主”來餞行送別,自此後“群芳散盡”。
《石頭記》的偉大不是在於書中安排了各種伏筆,也不在於對於賈黛的愛情故事描寫的如泣如訴,我認為在於一部書集合了各種前所未聞的寫作手法(見拙作《大話石頭記與金庸小說》)以及情節安排的天衣無縫。
原一百零八回《石頭記》最後公佈了第五回中玉兄夢中所見的正釵副釵又副釵的花名全冊,名曰“情榜”(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共計一百零八名女子,針對梁山一百零八好漢而來(見《紅樓夢新證》),最讓人欽佩的不在於一百零八人的描寫絕不落俗,在於結局時的乾坤大顛倒,主為僕,僕為主。
尤二姐事敗後,鳳姐未休之前,被迫“執帚庭役”,乾的活兒和粗使丫頭一般,而平兒扶正,成了鳳姐的主子;劉姥姥為報鳳姐兒之恩,千里尋女,找到已為歌妓的巧姐兒,傾其所有把她贖回,配給板兒;
惜春、五兒皆出家為尼;香菱被金桂逼死,而金桂不知被什麼人逼死也死於非命;寶釵嫁於玉兄,家敗後發配寧古塔,半路上死於難產,被草草埋入雪中;襲人在未抄家前被迫離開賈府,嫁與蔣玉函,麝月頂替其位置成為大丫頭;
賈雨村因助赦行凶、行私枉法被革職發配,而拼命參倒他的正是被他發配的小沙彌;小紅被賣之時巧遇賈芸,嫁與其為妻。
夫婦二人遍訪賈家之後,終於在破廟裡找到被恩赦的寶玉,此時寶玉已淪為更夫,“苫席蔽體,苦咽酸齏”,沒有衣服只有一張席子遮體,白天不能出去只能晚上打更,同來看望的還有劉姥姥。
黛玉早在抄家之前便已投水而死,湘雲也投水自盡但被救起,身為罪官家屬,當作女奴販賣至若圃家中(這若圃便是“因麒麟伏白首雙星”的正主兒,他拾到了湘雲丟失的麒麟並還給她,大觀園那次玉兄丟湘雲拾,是假丟,這次才是真丟)。
小紅夫婦訪得後,千方百計贖出,送到玉兄處讓二人成婚,經歷這一番生離死別、滄桑鉅變,兩個倖存者歸結了這篇石頭上的文字。
這部寫盡人間繁華、榮辱悲喜、滄海桑田的驚世奇文卻被高賊篡改的面目全非、一塌糊塗,由於他的胡編亂造,致使前八十回文字無著無落,需知雪芹筆下無一句閒文更無一字多餘,就連饅頭庵前那個在寶玉秦鐘面前紡紗的農家女以及寶玉去襲人家時遇見的那個紅衣女孩,在後文都有著落,數十萬字的鉅著呀,卻安排的如此緊湊有致、絲毫不爽,即便高賊篡改至此也難掩其日月之輝。
後人模仿雪芹手筆者甚多,其中以《老殘遊記》最為成功,雖只學得筆法之一二也名聲大噪;而金庸在小說中也運用了等等手筆,果然獨步武林……

後人只知《石頭記》馳名三百年,卻未必真正瞭解其偉大之處,雪芹生前辛苦,死後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