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西方药物的发展史 药物设计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药物设计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药物设计是随着药物化学学科的诞生相应出现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开始进行天然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直到1932年,欧兰梅耶发表了将有机化学的电子等排原理和环状结构等价
药物设计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药物设计是随着药物化学学科的诞生相应出现的。
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开始进行天然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
直到1932年,欧兰梅耶发表了将有机化学的电子等排原理和环状结构等价概念用于药物设计,首次出现具有理论性的药物分子结构的修饰工作。

随后,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生化机制、药物在体内转运等药物设计的理论不断出现。
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构效关系的定量研究,1964年,汉希和藤田稔夫提出定量构效关系的汉希分析,药物设计开始由定性进入定量研究阶段,为定量药物设计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药物设计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0世纪70年代以后,药物设计开始综合运用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统计数学基础理论和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手段,开辟了药物设计新局面。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对酶与受体的理解更趋深入,对有些酶的性质、酶反应历程、药物与酶复合物的精细结构得到阐明,模拟与受体相结合的药物活性构象的计算机分子图像技术在新药研究中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运用这些新技术,从生化和受体两方面进行药物设计是新药设计的趋向。
很赞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