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淮安出这么多名人 淮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淮安有哪些历史名人
(一)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是中国传统京剧里最为经典的一出戏。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之一韩信是淮安人,在淮安游玩,肯定就会听到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
当初韩信辅佐汉高祖刘邦以弱小的兵力最终战胜强大的项羽的军队,尤其是乌江一役,让西楚霸王项羽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后不得不自吻乌江,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轰动凄惨的“霸王别姬”一幕。
韩信为建立长达三百年的汉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历史上有关韩信的传说很多,而淮安韩信的历史遗址众多,有韩信钓鱼台、韩信祠、漂母祠、胯下桥和“汉淮阴侯韩信故里碑”等,韩侯故里就有两处,分别在楚州区和码头镇。
韩信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孤儿韩信靠钓鱼换钱来维持生活,却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一次有一个屠夫当众羞辱欺负韩信,要韩信从其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为了不吃眼前亏,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有名的“跨下之辱”的故事,现在的淮安楚州区还留有“跨下桥”和“跨下桥街”,以纪念这位少时曾遭受奇耻大辱的大将军。
(二)吴承恩
吴承恩自幼擅长绘画、书法,一生多才多艺。
然而科举极为不利,至中年始为岁贡生,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
他的经历,和后来的清代《聊斋志异》的作者浦松龄的经历颇有几分相似,都是愤世嫉俗的一代大文人。
孩提时代,吴承恩就喜欢听家乡的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等,在其书房中日夜撰写,终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
此书一问世,即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为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吴承恩的书房朴实而静谧,木质雕花门窗古朴自然,桌上灯烛依旧,笔墨砚台摆放有序,似乎大师刚才还在伏案疾书,只是写累了才去后花园散步去了。
顾目四盼,大师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写出了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正直而调皮的孙猴子悟空、憨厚逗人的猪八戒、老实听话的沙和尚,还有那和蔼慈祥而又屡屡被妖精所骗的唐僧师傅。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从大师的笔下栩栩而出,吴承恩也应此而流芳百世。
(三)关天培
关天培 1781年1月8日生于淮安。
民族英雄关天培是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得力助手,1841年鸦片战争中殉身虎门,是我国最早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牺性的高级将领。
在今天的关忠节公祠内,人们还可领略到当年关天培的虎威雄姿。
(四)ze
淮安市楚州区附马巷7号,一座掩藏在小巷深处的狭长院落就是总理出身时所在的地方。
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12年,在淮安这个小城度过了他那时对家和对国家充满忧患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ze故居共有东西相连的32间房屋,房子都不算大,均是那时苏北典型的青砖小瓦木结构平房,看上去非常朴素和自然。
院子也不算大,不多一点儿的花草树木点缀其中,又显得雅致而清新,可以想象,童年时的ze是如何进出于这些房屋之中,又是怎样徜徉于花草树木之下,看到故居里这些朴素的景致,不免会让人想起总理那亲切而慈祥的笑容来。
总理是一代儒将,这和ze的继母陈氏给他的早期启蒙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ze由继母陈氏哺育长大。
陈氏善诗文书画,为人淳朴厚道,总理在她的悉心关爱下,懂得了最初做人的道理,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母亲在总理的成长道路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虽然没有像岳母那样给岳飞背上剌上精忠报国的字,可是她的谆谆教导,却是给幼小的ze留下了忠心爱国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
此外还有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