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蒙古族有天葬的习俗

火烧 2023-03-19 12:05:49 1032
为什么蒙古族有天葬的习俗 蒙古族天葬习俗存在有其客观原因: 一 健全完整食物链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的重要生态保障。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地理环境 土地、气温、光照、风能、降水等 、植被

为什么蒙古族有天葬的习俗  

蒙古族天葬习俗存在有其客观原因:

(一) 健全完整食物链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的重要生态保障。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地理环境(土地、气温、光照、风能、降水等)、植被(草地资源)、动物和人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草原食物链的生态平衡问题关系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及其功能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草食动物与草地资源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作用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结构。

肉食动物在草原生态食物链中通常占有顶级捕食者的地位,它们不仅以草食动物等为食,也食腐肉。

蒙古高原上大批食肉性禽兽的存在,是蒙古族天葬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它使得天葬的尸体被它们叼噬进腹中,避免尸体腐烂,发出浓烈气味,滋生有害细菌,破坏草原生态。

(二) 蒙古族草原游牧业生产方式是影响蒙古族采用天葬仪式的重要社会因素。

自蒙古氏族8世纪向西迁移形成游牧部落以来,就形成了以草原游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

以“逐水草而居,不常厥所”为特点的草原游牧业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蒙古族先民不可能以修坟造墓的方式来祭拜死者。

因为修坟造墓的直接目的是后人能够在固定(如每年清明节)或不固定的时间段内能够进行祭拜,以表达对故者的怀念。

但是,这对于以“逐水草而居”为特点的蒙古族先民来说,千里迢迢地骑着马或赶着勒勒车到固定区域去祭拜故者。

显然是既不现实,又不合理的。

(三) 蒙古族的原始图腾崇拜和萨满教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的信仰基础。

“在父系氏族社会,蒙古萨满教最高信仰‘长生天’与‘狼图腾’有着紧密的联系。”狼则是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差使”。

“按照蒙古萨满教传统观念,人死后灵魂升天转世再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按照当时蒙古人的看法,灵魂尽早升天是件吉祥的事情。”长生天派遣到人间的狼将天葬的尸体吃掉,才得以死者的灵魂升天。

所以“这些野兽如在短时期内将尸体吃掉,那代表那人在生前没有做过罪孽的事情,他的灵魂升了苍天”当然,这里所指的野兽,不单指狼,还有草原上其他肉食性禽兽。

例如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认为“人死后,灵魂为了寻找转世,尸体将一无是处。

与其丢弃,不如喂饥饿的食肉鸟,还可以积德。

死者的灵魂依附在这些食肉鸟身上,随着这些鸟飞上蓝天,灵魂得以转世。”

可见蒙古族天葬的诞生与当时蒙古族的原始图腾崇拜和萨满教信仰是分不开的。

当时的蒙古族受萨满教及随后的佛教轮回思想影响,深信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可以带着人的灵魂升天,故将尸体天葬。

狼,作为蒙古族的图腾;作为长生天派遣到人世间将死者灵魂附载升天的使者,是倍受蒙古族崇拜的圣物,是绝对不会被无故杀戮的。

而狼群的存在对草原食物链起到非常大的调节作用。

狼可以抑制草原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无序扩张,在草原承载力有限的条件下,可以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蒙古族天葬仪式退出人类丧葬仪式的历史舞台,现如今狼群也已经从内蒙古大草原消失了。

(四) 古代蒙古族法律条文和生活习俗是蒙古族天葬仪式得以实施的社会保障。

内蒙古草原地处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对于世世代代修养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族先民来说,这里的土地、水源、植物群落、动物群落等资源,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是休息相关,且是十分匮乏的。

因此,自古以来蒙古族先民就十分珍惜和注意保护这些资源,为此不惜采取极其严厉的法律手段来使其得以实现。

成吉思汗“大札撒”明确规定“禁草生而锄地“;“禁遗火而燎荒,违着诛其家”;“禁止人们津手于水中,命令无论何时汲水必须用器皿;在水、灰烬中便溺者,处死刑等”《马可·波罗游记》载“禁止大汗所属各国的所有臣民在每年三月至十月间捕杀野兔、小种鹿、黄鹿、赤鹿等动物和其他鸟雀。

这一命令的用意是为了保护鸟兽,使它们能够迅速繁殖。

凡违反这个命令的人都要受到处罚,所以一种猎物都能大量地繁殖起来。”

从上述法律条文和生活习俗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规范在不同时空范围和程度上都对天葬以外的丧葬仪式提出限定性的要求,而为天葬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制度。

为什么蒙古族有天葬的习俗

这是因为,天葬与这些规范的精神实质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天葬既不需要像墓葬那样挖洞、毁草、占地,也不需要像水葬那样污染水体,也不会像火葬那样容易引起火灾。

换句话说,蒙古族天葬仪式具体地体现了蒙古族各项法律条文和生活习俗所折射出的生态大智慧,而这些法律条文和生活习俗反过来成为天葬仪式得以实施的重要社会保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