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轻易说喜欢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輕易幫忙他人

火烧 2022-08-22 18:37:21 1034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輕易幫忙他人 文章作者:琢磨君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說:「幫你忙的人,是最倒霉的。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有體驗的,所以我們現在不幫人家忙。我們有太多的苦難,都是從救了一個人,最後被他害,害得凄
不轻易说喜欢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輕易幫忙他人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輕易幫忙他人  

文章作者:琢磨君
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說:「幫你忙的人,是最倒霉的。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有體驗的,所以我們現在不幫人家忙。我們有太多的苦難,都是從救了一個人,最後被他害,害得凄凄慘慘的」。
比如說,別人找你借錢時,苦苦哀求,裝得像孫子;但是當你要他們還錢時,他們神氣得像大爺,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是不還你的錢,還對你恩將仇報。很多老實人,因為好心幫忙他人,借錢給親戚朋友,最後別人借錢不還,只是害苦了自己和家人。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非常氣憤:上海一男子,每天朝鄰居家吐痰,起因令人匪夷所思。原來,之前鄰居馮女士出於好心,自己扔垃圾的時候,也幫鄰居穆先生把垃圾扔了。但是現在,馮女士不再幫穆先生扔垃圾了,於是穆先生朝馮女士的家門口吐口水,恩將仇報,發泄私憤。
01
這件事突然讓我想到另外一個民間俗語——「斗米恩,擔米仇」,也可以說是「一升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其中有一家人因為勤勞能幹,捨得吃苦,因此小日子越過越富裕。但是另一家好吃懶做,因此經常是飢一頓飽一頓。
有一年,遇到了天災,莊稼顆粒無收。窮人家沒有了收成,也沒有儲蓄,只好躺著等死。但富的一戶人家,有點存款,於是買了點糧食。富人想著大家都是鄰居,互幫互助,便給窮的人家送去了一升米,以解燃眉之急。
窮的一家人非常感激,認為鄰居是自己家的救命恩人!窮的人家終於熬過了最艱苦的時刻,於是家中的男人去富人家表現感謝,談話間,還說道自己家明年的種子沒有著落。
富的人家很善良,動了幫人之心,想著當好人當到底,便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多餘的,你就再拿去一斗吧!」窮人聽了,深受感動,當場對富人家千恩萬謝,高高興興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可是回家後,窮人家的女人不高興地說:「這斗米能做什麼?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明年地里的種子。鄰居家太過分了,既然那麼那麼有錢,就應該多送糧食給我們家,才給這麼一點,真是壞得很!」
不知道怎麼的,這話傳到了富人家的耳朵里。富人家是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麼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不是人!」於是,本來關係還算不錯的兩家人,因為互幫互助,從此變成成了仇人,老死也不相往來。
02
真是應了一句古話「恩里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人與人之間的禍害,都從恩寵中來的,所以當你感覺得意時,必須儘早回頭啊!
真正聰明的人,不是想著如何施恩,而是想著如何感恩、報恩,正如《小窗幽記》中所說:「市恩不如報德之為厚」!
大恩如大仇,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如果別人在危難的時候,你給他很小的幫助,他會感激你。但是如果你給人的幫助太多,讓對方形成了依賴,一旦你停止幫助,或者稍微怠慢,他人便會忌恨你。這是人性的弱點導致的,不受客觀條件的影響而改變。
03
智慧的老祖宗告訴我們:「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什麼意思呢?
人生在世,我們不必刻意去爭取功勞,只要沒有過錯就算功勞;幫助別人不必希望對方感恩戴德,只要對方不怨恨就算是積德了。
所以說,君子寧可表現得笨拙些,也不要自作聰明,更不會輕易對人施恩。
這便是處世奇書中《菜根譚》中所說的:「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對待他人留有餘地,不要窮盡恩惠禮遇,不要幫人幫到底,才可以維繫難以滿足的人心。
04
做人,要懂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智慧。因為別人從來不會記住你的功勞,只會記住你的過錯。功勞,永遠是別人來認定的,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
你的十句話中,有九句正確,不一定稀奇,因為其中一句話不對,就會立刻被人指責;你的十次計謀中,九次成功,不一定有功勞,如果有一次失敗,許多非議就洶洶而來。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寧可保持沉默,寧可表現得笨拙些,也不自作聰明。
同理,你好心幫了別人十次,九次都做得很好,只有最後一次沒有做好,別人就會把你之前的所有功勞一筆勾銷,對你懷恨在心,甚至最後你們成為了仇人。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心智更加成熟,不會輕易去幫忙他人!
結語: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之深,恨之切,大恩如大仇,人與人之間的很多仇恨,往往都是因為幫忙太多,對人太好造成的;一旦你沒有達到對方的心理預期,他人便會由愛生恨!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中記載:當初張耳、陳餘貧賤不得志時,彼此信任,互幫互助,誓同生死。等到他們都有了各自的地盤,互相爭權奪利的時候,最終還是相互殘殺,恨不是把對方消滅。為什麼他們以前是那樣真誠,相互傾慕與信任,而後來又相互背叛,反目成仇呢?就是因為大恩如大仇,也說明他們剛開始就是為了權勢、利害而相互交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就能斷定與你交往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難道不是因為利害或者權勢,而與你交往嗎?所以說,我們要從歷史中深刻汲取教訓,儘早讀懂人性!
縱使你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也不要亂瞎幫忙他人,因為很多時候,幫人如害人,幫人就是給自己養個仇人,最後容易使得自己遍體鱗傷。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農夫與蛇」的故事,我們不得不引起足夠重視啊!朋友們,您喜歡幫助他人嗎?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