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bl之女: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l之女: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6年2期,作者:张晖,原题为:《 l性格的另一面:记恨与报复心》,为节选。“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 l自己的写照笔者认为,如果说,新中

bl之女:我认为父亲有三条错误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6年2期,作者:张晖,原题为:《bl性格的另一面:记恨与报复心》,为节选。“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bl自己的写照
笔者认为,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作为领兵主将的bl,锋芒主要是体现在战场上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作为军中副统帅的bl,锋芒由军内而党内,是“剑走偏锋”,且杀伤力之大使整个中国都为之震动。在军内,从dz总司令算起,无论资望有多高,bl都敢放肆。及至“文革”,bl从“五一八”讲话开始,罢官说、杀头说、夺权说、政变说……说得人人自危,就连md也不能无动于衷了。在给qj的信中,md说:我的朋友的讲话,是专讲政变的,像他这样讲法过去还没有过。他的一些提法,我总感觉不安……
萧克说道: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党的‘左’倾错误,他从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和个人野心出发,大搞个人崇拜,把领袖的作用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从而扶摇直上,成为不可一世的庞然大物,利令智昏,直到仓皇出逃,暴死沙漠。想到他的过去,难免慨然;看到他的晚年,不禁发指”。
徐向前亦深有感触地说:“md同志晚年听不得不同意见,对善于奉承、投机的野心家bl过分信任,委以重权,结果上了大当。这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教训。”
谭政晚年说道:“对bl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凡是与他不同意见者,他是记‘仇’的。当时,不但我们坐牢蹲监者如ph、黄克诚,后来听说罗瑞卿同志也进来了。刀把子是在bl手里,要杀要剐还不是bl一句话……然而,到头来,我和彭总、黄老坐牢是吃尽苦头,可听来的消息,则是bl摔死在国境线外的沙漠滩上了……我听了以后,也高兴地笑了。我想彭总和黄老会与我同样心情。bl的死,还是我们活下来的人‘笑到最后’。”
dp有言:bl不死,天理难容。
笔者以为,巅峰中的bl最后落至被唾弃的下场,除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中所指控的罪行外,至少还应该有如下两点:
第一,自负、孤傲、狂妄到忘乎所以。从1959年9月到1971年9月,bl以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之尊,主持军委工作12年,“文革”中更以“副统帅”身份号令天下,不仅要在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宣传中,“拔高”到举世公认的领导人ze(前者)、dz(后者)之上,而且,人民解放军“由林副主席直接指挥”的提法,声威更逼近至高无上的md的地位。试想,一个南昌起义时的连长,井冈山会师时的营长,凭空造假就敢挑战人民军队三位元老级人物(md、ze、dz),还不让人唾弃?其灭亡之日岂不指日可待?
第二,整人甚多,伤人甚众,打击报复甚烈。从dz、ph、刘伯承、贺龙、谭政、罗瑞卿等元帅、大将以下,到萧克、杨成武、陈再道等上将,军中将帅或被点名,或遭批斗,直至撤职关押,他们遭难大多是与bl及其亲信有直接干系的。其后果就是引起军内外众怒,极大污损了bl已有的名声,也为自己挖下了坟墓。“全国共讨之,全党共诛之”成了bl自己的写照。
bl女儿林小琳(亦有称林晓霖、林小林的)对自己的父亲有这样的评价:“我认为父亲至少有三条错误:一是大搞对md的个人崇拜。二是对md有意见有看法为什么不能像ph那样把意见看法都公开摆出来,即使受到打击报复,后人也会觉得公正无私受到世人的尊敬。三是‘文化大革命’中那么多老干部被打倒,受折磨,ze费尽心机保护了不少人,而bl除保护扶持黄吴李邱几个亲信外,他和qj、叶群一起整倒了许多老干部,而且有些老部下被整得很惨。”应该说,bl女儿的这一番话,多少也道出了bl晚年“招人恨”的一些因由。
bl一生,前后两极,高下立判,反差极大:战功,可用辉煌来形容;地位,仅在一人之下;结局,是以叛逃来收尾。他是中国现代史上唯一的人、神、鬼“全体验”的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
父亲错误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