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点燃后,为什么就噼噼啪啪地响
每逢佳节,街头巷尾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欢乐的鞭炮声,增添了节日喜悦的气氛。
爆竹是中国的特产。爆竹也叫爆仗,有单响的,双响的,各式各样。那短促的噼啪一响,是小鞭炮在燃放;“嘭——啪”,那是双响爆竹在歌唱。
爆竹为什么会响呢?剥开一个小鞭炮看看就明白了:最外头,是一层红纸,那是装饰用的。红色,我们中国人看作是吉利的颜色。里面是一层厚厚的草纸。在最里面,住着一些黑色的粉末——黑色火药。
关于谁最先发明火药,曾经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德国人说,火药是德国人威尔斯发明的;法国人说,是法国人马哥发明的: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从十一版至十四版,都说黑色火药是英国人倍根发明的。
究竟是谁对呢?谁也不对。火药,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指南针、造纸、印刷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 |
早在唐朝(公元682年)那时节,我国学者孙思邈便写了本书,叫做〈《丹经》,里头谈到火药是用“二两硫磺、二两硝石加三个皂角子”制成的。
到了宋太祖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冯义升和岳义方把火药用于火箭,获得成功。唐末郑墦攻打豫章时,使用过“飞火”。这“飞火”便是最原始的火炮,里面装着黑色火药包。用火点着后,借着黑色火药爆炸的力量,把装在炮口的石头打出去,射向敌人。我国的“砲’’、“炮”两字,之所以偏旁是“石火”,其源盖出于此。此后,我国还发明了“火毯”、“火枪”、“霹雳炮”等,都是用黑色火药作发射药的。
![]() |
直到元朝,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的部队西征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国家,黑色火药的秘密才从中国传入阿拉伯国家。那时的阿拉伯史书上,就记载着中国军队使用“铁火炮”和“震天雷”。在这些东西中,都装有黑色火药。公元十四世纪,欧洲国家在同阿拉伯国家作战时,第一次听说黑色火药。从那时起,欧洲人才知道火药是怎样制成的。
怪不得在今天,阿拉伯人还是把制造火药用的硝石,叫做“中国雪”,伊朗人称它为“中国盐”。
黑色火药是用硫磺、木炭粉与白硝——硝酸钾混合制成的。
当你I用火柴点燃爆竹的药线后,把里头的黑色火药烧着了,立即发生了一个剧烈的化学反应:木炭、硫磺与硝酸钾作用,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许多气体——氮气、二氧化碳。这时火药的体枳就猛增一千多倍,外面那屋紧裹着的草纸层,当然受不了啦,“啪!”的一声,炸得粉身碎骨——这就是爆竹会响的道理。
在鞭炮爆炸后,会冒出股白烟,那是因为黑色火药燃烧时,产生了一些白色的固体粉末——硫化钾。中世纪时的火药,全是黑色火药,所以在那时的战场上,常常是白烟弥漫。
在炸药的一家中,黑色火药是最老、最早的一种。现在,许多“后起之秀”,如“梯·恩·梯”(T.N.T.)、“硝化纤维”、“液氧炸药”等的爆炸能力,早就大大地超过了它。不过,因为黑色火药成本较低,容易制造,在很多地方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