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意思 天才命運多舛,仍和“詩仙”“詩聖”齊名,講“鬼故事”的詩人。
天才命運多舛,仍和“詩仙”“詩聖”齊名,講“鬼故事”的詩人。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這是李商隱對他的描述,沒錯,這位長相頗爲奇特的鬼才就是李長吉——李賀。
什麼“嗷嗷鬼母秋郊哭”“秋墳鬼唱鮑家詩”,什麼“百年老鴞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讀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寒毛四豎。哈哈哈。
由於詩歌想象豐富,多見神話寓言,又喜用“鬼”“泣”“墳”“血”等意象,他創作的詩歌往往被稱爲“鬼仙之辭”,他本人也因此被稱“詩鬼”,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齊名。
如果說長得幾乎連在一起的眉毛昭示了他的與衆不同,那麼真正使他名動京城的則是他過人的才情。據《新唐書》記載,李賀七歲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天才。但是李賀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將詩文信手寫就,相反,他是一位兢兢業業、慘淡經營的“努力型天才”。
李賀自認出身貴族,但其實早到他父親李晉肅那代,李家就已家道中落。作爲一名詩歌愛好者,李賀的日常就是,揹着錦囊,騎着他瘦弱的小毛驢,帶着一個小僕人,出門尋找詩歌靈感,如果在路上想出了不錯的詩句,就寫下來放到錦囊裏。等到晚上吃過飯後,他就讓婢女取出白日的草稿,鋪紙研墨,將零散的詩句補寫成完整的詩篇。他每日積累的詩句多到什麼地步呢?
有天份就算了,人家還特努力特上進,騎驢李賀不成功誰成功?公元807年,李賀18歲左右,他帶着自己寫的詩前往洛陽,拜謁當時早已名揚天下的文壇巨匠韓愈,韓愈只讀了他的第一篇詩歌《雁門太守行》就已驚爲天人,立刻邀他相見,李賀成功地引起了韓愈的注意。
810年,適逢李賀三年服喪期滿,韓愈寫信給李賀勸他參加進士科考試,正當李賀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時,妒才者們卻當起了攔路虎,他們用李賀已逝的父親的名字大做文章,試圖阻撓李賀的科舉之路。他們辯稱,李賀父親名“晉肅”,“晉”“進”同音,“晉肅”更是音近“進士”,如果李賀執意參加進士科考試就是對父親的不孝,李賀應避父諱不舉進士。
作爲李賀的伯樂,韓愈見此也爲他感到不平,並作《諱辯》爲其發聲,“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爲人乎?”如果李賀因避父諱而不得參加考試,那麼如果有父親喚作“仁”,那他的兒子豈不是不能做人?這臉打得恰到好處,有理有據,啪啪作響。“恰檸檬”恰到這麼荒唐的地步確實少見,但李賀因此被剝奪了參加考試的資格,仕途受阻。
直到811年,李賀回到長安,因父蔭而得官職,擔任奉禮郎,從九品。失意時李賀“不遇抒憤詩”寫得妙,當官時他“切弊抨擊詩”也寫得好。在長安爲官三年,李賀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現實,抨擊社會黑暗的詩篇,進一步奠定了自己在詩壇的地位。
公元812年,李賀因病辭官,此後要麼投靠朋友、寄人籬下,要麼擔任幕僚、不受重用,南下時又恰逢兵亂,淹留江浙。
公元816年,李賀27歲,漂泊幾年後拖着病體歸家,不久病逝。天才短命,是天妒抑或人妒?

據李商隱所作《李賀小傳》記載,李賀躺在病牀上,快要過世的時候,忽然在白日看見一名騎着赤龍的緋衣人,拿着寫滿了太古篆文的木板,來召喚李賀,李賀以母親老弱多病爲由推辭。緋衣人卻說,天上建成了白玉樓,天帝召李賀前去爲樓寫記,是個好差事,讓李賀不要推脫。
李賀默默哭泣,不一會兒,李賀氣絕,屋子窗戶逸出嫋嫋的煙氣,向上空飛騰而去,還能夠隱約聽見行車奏樂的聲音隨之飄蕩。
這當然只是一個傳說,但有着李賀長年受時人貶毀的前因,卻顯出了幾分遲來的溫情與辛辣的諷刺。有才之士在人間不受重視,卻受到了地位崇高的天帝的賞識,是世人的愚笨,也是李賀的不幸。
李賀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歌造語獨出奇特,想象力豐富,多託神話寓言,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他寫詩慣用常人不敢用之語,以鬼怪之象、墳血之景營造出怪奇幽瑰的意境。
黎簡曾評價李賀:“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爲仙語,乃李白所不及。”所謂鬼才,就是要想他人之未曾想,做他人之未曾做,出奇求新,而這與李賀過人的想象力與苦心錘鍊的作詩精神是分不開的,也因此李賀之詩以之。
相关文章
-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意思 一艘命运多舛的船的诡异残骸,它仍将货物保存在泥中
- 命运多舛的人怎么办 孔四贞有着怎样的命运?为何说孔四贞命运多舛?
-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意思 盘点三国时期的八大惊世神童:长大后多命运多舛
-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意思 命运多舛的北魏名臣李宪:襁褓中遭满门抄斩,晚年蒙冤被太后赐死
- 纵然命运多舛 在唐朝就已經是國寶的石頭,命運多舛到難以想象
- 命运多舛和命途多舛 不该生在帝王家:唐高宗的命运多舛的儿子们
- 命运多舛和命途多舛 犹太民族在古代为何命运多舛
- 命运多舛和命途多舛 一代才子唐伯虎,明朝历史上命运多舛的文学畸人
- 时运不齐命运多舛的意思 命运多舛的文学畸人唐伯
- 命运多戕与命运多舛 盲母命运多舛 儿不嫌母丑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