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白县龙潭镇 博白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博白县简介及详细资料
地理环境
博白县,古称白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属于玉林市。东接陆川县,东南接广东省湛江市,西南依北海市,西邻钦州市,北靠玉林市玉州区。 地处东经109°38′-110°17′北纬21°38′-22°28′。属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为1756毫米,全年无霜期一般长达350天以上。
历史沿革
秦以前,博白地处岭南,为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部族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定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博白县地属象郡。
汉初,今博白县地属南越国。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今博白县地属合浦郡。尔后,西汉分设十三个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趾刺史部合浦郡合浦县,东汉建安八(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州刺史部合浦郡。
三国时期(220-280年),今博白县属吴交州合浦县。
西晋和东晋时期,今博白县地仍属交州合浦郡合浦县。
南朝宋时,今博白县地属临漳郡地。南部仍为交州合浦郡合浦县地。
南朝齐时,今博白县地属临漳郡漳平、百梁县所辖。
南朝梁(502-557年)时,百梁郡治所在今博白县菱角乡南端。同期,置南昌县,县治设在今亚山镇境内。这是今博白地建县之始,距今已1400余年。南昌县隶属越州合浦郡。南朝陈时隶属相同。
隋朝(589-618年),初期南昌县先后隶禄州、合州。大业五年(609年)隶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今博白县境内除南昌县外,新置博白、朗平、建宁、周罗、淳良五县。博白县之建置由此始,因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名。南昌县改隶南宕州,州治在南昌县治;其余各县隶南州,州治在今博白县城。武德六年(623年),改南州为白州。这是古白州之名的由来。贞观六年(632年),改南宕州为潘州,州治由南昌 县移至定川县,南昌县改隶白州,贞观十二年(638年),省朗平、淳良二县入博白县。开元中期(720-733年),置龙池县,隶山州,州治设在龙池(今龙潭)。后改山州为龙池郡,尔后再复为山州。此时,今博白县境内仍有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均隶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白州为南昌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白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仍为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属南汉白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南昌、建宁、周罗三县归入博白县。政和元年(1111年)省白州,博白县改隶郁林州。政和三年,复置白州,博白县又属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省白州,博白县隶属郁林州。
元初,博白县仍属郁林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广西诸州为路,博白县属梧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博白县属梧州府郁林州。
清初,博白县隶属广西行省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博白县属直隶郁林州。
民国时期博白县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博白县隶属郁林府。2年,隶属郁江道,道治苍梧。3年6月,郁江道易名苍梧道,博白县仍属之。15年,改隶第三区。19年,博白县属郁林民团区。21年,苍梧、郁林二民团区合并为梧州民团区,23年改名为梧州行政监督区,博白县均属之。25年9月属浔州行政监督区。25年11月属郁林行政监督区,29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31年原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博白县随属之。36年,改属第九区,区治郁林。
解放后,博白县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郁林专区与梧州专区合并设容县专区,博白县属之。1952年,广西省发文将博白划归钦州专区,但实际上没有办理改隶手续,也没有隶行过这一关系。1953年3月,博白县划归容县专区。1958年,撤销容县专区,设玉林专区,博白县属玉林专区。1970年,玉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博白县属玉林地区管辖。1997年,玉林地区改称玉林市,博白县属玉林市管辖。这一隶属关系至今不变。
关于博白建城,有两个传说:
1,据说博白建城不是在现今地方,是在今天亚山镇城头屋附近,砌墙工人在砌墙,接着不知他们的马发生何故狂奔,沿着今天博白县城的方向奔走,来到马头岭的时候马在此休息的一下(马头岭是当地方言地佬话的谐音而成的,意为:马在此休息),后往县城附近的跑去,在饮马江喝了一点水(饮马江现已不存在),风水先生来到此处都说此处适宜建城,遂迁走。
2,唐初选择州城时,地理国师坐神马沿途考察。他骑马来到今小白江(古称博白江)北岸时,神马便扬蹄昂首嘶鸣,并且在今马头岭村后的山石上踩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人们认为这里便是设定县城的选择地。但是,地理国师所乘坐的这匹神马并没有在此地过夜,而是继续往北走到南流江畔的"新码头"附近的"蟹地"过夜。于是,地理国师便选择在南流江旁高厓的"蟹地"作县城,其地便是今天博白县城的所在地。
政府领导
gcdzg博白县委员会
书 记:温达勤
副书记:李 俊 罗培球
常 委:周德军 陈伟强 苏建规(挂职) 姚焕柳 黄 胜 李 仕
谢元喜 梁 燕 邓良章
办公室主任:李 仕
博白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 任:李 富
副主任:李骏伟 钟雪芳 张小辉 廖 天 宾能河(调研员)
办公室主任:王诗旺
博白县人民政府
县 长:李 俊
副县长:陈伟强 苏建规(挂职) 黄 胜 钟德春(挂职) 庞中强 邹志刚
李耀泉 吴小娟 叶宗达(挂职)
县长助理: 陈冬毅
办公室主任:朱其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博白县委员会
主 席:李 静
副主席: 周鹏昌 刘锋光 陈达俊 张玉华 许文昌(副调研员)
秘书长: 熊海光 办公室主任:熊海光
行政区划
2010年,博白县辖28个镇:博白镇、水鸣镇、顿谷镇、那林镇、江宁镇、三滩镇、黄凌镇、亚山镇、旺茂镇、凤山镇、新田镇、宁潭镇、文地镇、英桥镇、大垌镇、那卜镇、沙陂镇、东平镇、沙河镇、菱角镇、松旺镇、双旺镇、龙潭镇、大坝镇、双凤镇、浪平镇、径口镇、永安镇。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749392人,其中各镇人口(人): 博白镇 354793 双凤镇24548 顿谷镇 45136水鸣镇60367那林镇45067江宁镇 45392 三滩镇 68841黄凌镇 24821亚山镇 79637 旺茂镇 60538 东平镇 116192沙河镇68131菱角镇 36175新田镇 40581凤山镇79427宁潭镇 50868 文地镇 86387 英桥镇 60592那卜镇21651大垌镇 28769 沙陂镇 33864双旺镇 50570 松旺镇37227 龙潭镇 90864 大坝镇24037 径口镇 50687 浪平镇29397 永安镇29832
2003年,博白镇与城厢镇合并为博白镇。2005年,撤销绿珠镇,整建制并入博白镇,博白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育镇并入径口镇,径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利镇,制并入水鸣镇,水鸣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合江镇,制并入东平镇,东平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江乡,整建制并入文地镇,文地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经济
博白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县委、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化,五年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和"一城三带五园"的发展思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抢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开发机遇,努力把"世界第一客家大县"打造为玉林市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排头兵。
全县形成了装备制造、编织工艺、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林产化工、健康食品、日用陶瓷等六大产业集群。城东玉柴配套产业园、旺茂新型建材产业园、亚山林产工业园、文地工业园、龙潭产业园五大园区逐步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把玉柴配套产业园培育成百亿元产业,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编织工艺、林产化工、健康食品、日用陶瓷培育成超30亿元产业。
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0.99亿元,增长19.8%;财政收入63810万元,增长2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86亿元,增长7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4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3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5083.5元,增长20.6%。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新改造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增速排在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三项指标增速排在全市第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
.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明显。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从理顺体制机制、破除发展障碍入手,着力抓好科学发展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出台了投融资、土地征用、区域合作、招商引资、城镇建设、维护稳定、人口计生等11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全县上下赶学比超、加快发展的活力。
工业发展主导地位凸显。城东、旺茂、文地、亚山、龙潭等五大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000万元,建成标准厂房5.3万平方米。与自治区农垦局合作开发建设的旺茂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面积达1.2万亩、总投资120亿元,新开发面积1280亩,已引进总投资30亿元的2家陶瓷企业签约入园。重点扶持发展有色金属、新型建材、林产化工、健康食品、编织工艺等骨干支柱产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38.8亿元,增长49%,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工业化率提高到1,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
客家魅力之城建设加快推进。绿珠大道、白州大道等五条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建材物流市场、林产品综合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征地拆迁全面开展,金地嘉园、绿珠国际城等房地产开发加快了五大新区的建设步伐,五大市民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推进,锦绣东路全线贯通,县城西城片区风貌改造全力推进,法制文化广场顺利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投入试运行,南流江绿珠大桥等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8.55亿元,增长72.1%。
新农村建设掀起热潮。一是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迭起。2010年,投入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资金1.8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资金5330万元,上级交通部门支持5537万元,民众自筹资金7413万元,硬化农村道路346条632公里,完成投资1.79亿元,全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建设里程和完成投资数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投入2180万元,建成800户,受益民众2700多人,进一步解决农村民众住房困难问题。三是农村电网结构明显改善。农村电网改善工程完成投资3735万元,完成113个工程项目,农村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85.44亿元;财政收入8.4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储蓄存款余额等5项经济指标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客家魅力的桂东南次中心城市"初步呈现,城区人口22万。坚持规划先行,完成白州大道客家商业街详细方案设计以及文体中心、行政中心等一批客家特色项目的设计;南流江绿珠大桥、城东路中段、石禾塘水果批发市场等一批城镇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西城片区风貌改造、新净化水厂、管道燃气工程、北园路、南州北路以及一批专业市场、新区、市民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县城区"三纵两横"主体框架建设稳步推进,绿珠大道西段建设正抓紧推进,白州大道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江滨大道、城东大道、锦绣东路至高速公路延长线等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县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规划2015年城区人口要达到35万,到2020年城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超40万人的中等城市,到2025年要把博白建设成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达60万人左右的大城市。
农业名牌产品有瘦肉型猪、编织工艺品、桂圆、博白蕹菜、博优杂交水稻、黑皮甘蔗、荔枝、速生丰产林、剑麻、三黄鸡等。博白是"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桂圆之乡","博白通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是全国生猪活储基地、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广西第一养猪大县,连续第五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已形成南方较有影响的瘦肉型猪、杂交猪苗、三黄鸡、肉鹅、网箱养鱼五大生产基地,年生猪饲养量约400万头、家禽饲养量约3000万羽;是广西粮食生产主产区,2011年获得了国务院首次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是"广西水稻免耕技术推广第一县"和"广西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农业企业发展到21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到1047家。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95亿元。
第三产业再上台阶。商贸批发、餐饮住宿、房地产、旅游、交通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发展以零售业、餐饮业为主的个体工商户5374户,新发展微型企业630家。房地产企业发展到20多家,商品房销售面积60.46万平方米,销售额16.43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52个,锦源建材大市场、林产品综合市场、粮油食品和工业品综合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引进广西南城百货、百汇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城乡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4亿元。积极推进海润国际大酒店、蓝天大酒店等宾馆的建设,打造餐饮住宿业品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逐步提升,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宴石寺风景区规划成4A级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博白柳银村镇银行、博白县太华小额贷款公司相继开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0.42亿元;贷款余额64.2亿元。
人口
全县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等24个民族,其中汉族173.2176万人;其他少数民族1.7216万人。
文化艺术
文化
博白,与闽、粤、港、澳等地习俗相近,岭南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语言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刊印的《博白县志·礼俗篇》载:"博邑土音有三:地老话是唐宋前遂居此;新民话在元明间多自江浙来,故声音与江浙相近;漳洲话自闽省来。"
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王力教授就县志方音条来信云:"据我所知,现在博白没有漳州话。清道光时代博白是否有漳州话,不得而知。博邑土音者有三,似乎可信。但是它说地老话是唐宋前遂居于此,这话不科学。应说地老话旧是本邑原有的方言。它说新民话在元明间多自江浙来,更不可靠。我认为,新民话应该就是客家话,多自福建汀州来,或者从广东嘉应州来。"
博白县主要语言是地老话和新民话人聚居地,地老话是博白本地方言,地方老话简称(占五分之二),新民话居民是历代(主要是元明之后)从江西、福建、广东迁移过来的汉族人(占五分之三左右),另还有少量其他方言(如漳州话等,目前已经没有)的人群,他们都是博白本地人(与前往博白做生意、旅游等的外地人相对应)。
地老话,即本地方古老的方言。或按王力教授所云:"地老话是本邑原有的方言。"但乡土教材《可爱的博白》和《广西大百科全书·文化》等书,皆书写为"博白地佬话"。佬者,意指成年人(国语,方言中佬指的是一般人)。两广粤语至今还尊称哥哥为大佬,称弟弟为细佬,称小孩为细佬哥,讲"地佬"者,是一种错误(根据道光年间县志而来),应该为"地老话"。
新民话,顾名思义"新民",即后来者使用的语言,与原南下汉人以示区别,有"麻介话"、"土广东话"、"涯话"别称。该称呼通行于广西浦北、陆川、博白等三县。讲新民话者为客家人,客家来自中原,属汉族八大民系之一,新民话即为中原音系,新民话则是随客家民系的历史形成而形成的,是相对于博白"地老话"老和新的对比。
荣誉
广西林业产业发展进步县
2010年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
2010广西招商引资先进县(市)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全国体育先进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科技先进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生猪生产和调出大县
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0中国西部百强县第93名
中国桂圆之乡
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
教育
博白县中学:广西示范性高中
博白县王力中学:广西示范性高中
博白县第三高级中学
博白县启德中学(第四高级中学)
博白县实验中学
博白县水鸣高中
博白县龙潭高中
博白县沙河高中
博白县东平高中
博白县凤山高中
博白县文地高中
博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
博白县力文中学
博白县博龙中学
博白县博学中学
博白县第一国中
博白县第二国中
博白县第三国中
博白县第四国中
博白县第一国小
博白县第二国小
博白县第三国小
博白县第四国小
博白县第五国小
博白县第六国小
自然资源
街道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有金、银、铜、钨、铅、铁、汞、锰、钛、独居石、锆英石、石灰石、花岗石、高岭土等40多种,其中银和瓷土的藏量较大,瓷土是全国十大瓷土基地之一,花岗石可采储量达15亿立方米。
特产与美食
特产
商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名牌产品有编织工艺品、优质米、桂圆、
博白桂圆博白桂圆
荔枝、香蕉、博白蕹菜、瘦肉型猪、三黄鸡、速生丰产林、剑麻、甘蔗、木薯等。同时还因盛产通菜而被称为通菜之乡;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桂圆之乡",主要品牌有"桂圆堂"、"桂丰元"。博白蕹菜已经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美食
博白客家十大名菜
1、牛气冲天 2、白切鸭
3、风山水起 4、金牌脆皮狗
5、京都片皮鸭 6、排骨扣
7、白切鹅 8、双鞭大拼盘
9、酥炸金龙 10、黑豆牛尾扣
博白客家"九大小吃"
1、落水包 2、客家卷筒粉
3、黄金玉米饼 4、杨桃王
5、博白黄瓜皮 6、流沙包
7、肥婆特香烤鱼 8、卤制芒果
9、盐焗鸡翅
旅游
鬼门关
桂门关又名鬼门关,位于玉林市博白县浪平镇浪平村桂门关队,距离博白县城9公里。此关始建于汉代,设关卡于界上,以稽查行旅。。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皇帝诏令将"鬼门关"敕改为"桂门关"。该关形势险要,虎踞三千峰,山横百二重,烟护羊肠道,云开鸟道通。集古代军事遗蹟,自然生态风光与山寨风情于一体,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关隘,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线点,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点,其知名度之高素与天涯海角齐名。这是一条美丽神奇的古代驿路,至今还保存著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英台木树桥等。明代嘉靖年间广西佥事、任博白知县的金辂在《兴业过白州道中》一诗云:"官道穿崎峡,篮舆衬晚晴。水鸣如有谓,山曲更多情。野鸟迎人语,林花映日明。"至今,浪平乡浪平村桂门关队不仅保留了关名、地名和村名,而且仍然保存著古代修建的关隘石路、拱形石桥、铺石栈道、横架小溪两岸的举世无双的英台树桥-奈何桥等,是研究"鬼门关"文化和绿珠文化的重要景点之一。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山里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21万个,可以称得上为天然森林氧吧。桂门关给人的印象是古、幽、秀、奇,极具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博白县旅游局局长认为,桂门关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必将加快浪平乡旅游建设的步伐,推动浪平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浪平乡社会和谐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到浪平乡桂门关旅游,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桂门关的历史文化。
温罗温泉
温罗温泉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亚山镇温罗村,县城有公共汽车直达。泉池宽约10
米,深约2米,呈圆形。股股温泉在池底涌出,啵啵有声。池水清澈明亮,池底之物一清二楚,整个温泉池恰象大锅十分烫手的热温,清代《博白志》中说"水泉涌出,热如沸汤,可宰牲"温泉池上空蒸气腾腾,如烟似雾。
建设中的博白温泉旅游度假区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水上运动、野营登山、科学考察于一体,整个温泉流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景区山光水色、积翠浮绿、环境优雅,泉边湖水清澈碧蓝、曲桥水榭、林藏殿阁、一泉一湖、广西独一无二,实为休闲度假、享受大自然恩赐的世外桃源。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1)温泉、(2)温罗湖、(3)森林及生物景观。
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温罗温泉旅游度假区
宴石寺风景区
宴石寺风景区位于博白县境西南部顿谷镇石坪村,距县城30公里,海拔300多米,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从景区穿梳而过。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 ,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区内层峦叠翠,形象
宴石寺风景区宴石寺风景区
带真,马岐石形似牧童骑马;龟头山上千年神龟翘头望春天;象鼻伸鼻饮江水;美女献花趣味横生;还有栩栩如生的虎头山;活灵活现的金鸡报晓山颇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岩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气候温和,神话传说神奇入胜,历来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览吟诗作对,素有文明历史和名人开发功绩记载,游客如云,长盛不衰。1995年4月经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把宴石山风景区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同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宴石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1)宴石寺、(2)宴石天仙桥、(3)紫阳观、 (4)三烈祠、 (5)仙人池、(6)"神树"、(7)出米洞(8)母猪带仔、 (9)仙梯、(10)顶天腊烛、(11)伏波祠。
大平坡水楼
大平坡水楼是博白县主要名胜古蹟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水楼位于县城东南四公里的城厢大良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水楼四周有五米宽的护河,分四层。底层大半浸于水中,由外到内依次为拱门、环廊、内室;圆拱门半露水面,倒影水中,环环相扣,水楼便如虚浮水中,微波荡漾,隐隐浮动。二、三层格局与一楼相似,各设五室,是水楼主体部分;四周有长廊相环通,廊外南北各设11个拱门,东西各有五个。第四层乃装饰性门楼,立于楼顶中端,有台帽徽,设三室。南北还各有吊桥(现改水泥铺设)与第二层相通。水楼南北长27.62米,东西宽15.77米,通高17.58米;底层水池南北长36.5米,东西宽29.64米,水深2.5米。
大平坡水楼为什么要建大平坡水楼?大良村一八旬老妪黄树英说:"老人讲,有一年下了一场黑雨。黑雨过后,连年瘟疫不断。为了消灾除魔,大育村一李姓大地主集资并请人设计建了水楼以镇妖邪,并兼作收租仓库。"据《博白县志·大事记》载:"道光十二年(1832)二月六日夜,下黑雨,水如淡墨。是年,早稻丰收。"而水楼始建于民国元年,即1912年。看来,建水楼的真正原因还有待考证。
水楼建筑式样为古代英国别墅阁楼,雄伟古朴。这幢伟岸而别致的欧美风格的建筑矗立于遍地二进院式的中国乡村传统建筑群中,如鹤立鸡群。光阴荏苒,八十多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四周田野的水稻黄花几度飘香,水楼已经斑驳苍老。1985年经文物管理所修葺后,水楼如今又恢复风采,焕发出他那英国绅士般潇洒迷人的风度。
云飞嶂
云飞嶂位于广西博白县城西南四十余公里那林、江宁、顿谷、沙河四镇交界处。地处博白县顿谷镇大塘,是广西十万大山南端的一座主要山脉,该山是一座具有神奇色彩,传说颇多,山险径曲,奇峰怪石,悬崖陡壁,阴谷阳坡,松间烟云,古树参天,石溪流泉,风景秀丽之名山,素有"压倒岭南第一峰"之美称。明代诗人曾才鲁,游云飞嶂后赋诗,曰:"律卒峰峦气势雄,云飞霞卷影玲珑。巨人迹在千层石,扶绿祠连一径松。鹤唳风声秋峤外,鸦飞虹影夕阳中。眼看宛石芙蓉帐,压倒罗浮第一峰。"(罗浮山古时为岭南第一峰)云飞嶂深山坡麓茂生著野参芍药,天冬百合,灵芝沉香,枫柯丹桂,山柚蕃柏,萝芒竹结,板栗荔枝,云茶油柑,红菌青菇,香樟楠杉,翠竹白藤,奇花异草等。林中深处还有飞禽走兽,龟蛇玉兔,蚕娥蜂蝶,真乃一座天然之博物园。云飞云飞,之奇特所在于烟云变幻无穷,千姿态百态:时而轻如绒球,时而族如芒花,时而如飘彩绸,时而如涌波涛。四季常见峰顶云锁雾绕,故名"云飞嶂"。
云飞嶂云飞嶂有三绝:一是山顶千层石上的巨人足迹,被称为仙人脚印;二是唐代南州太守领将军庞孝泰古墓;三是松涛啼鸟。因山势崇峻,秋高气爽时节,登上山巅,可看到北部湾深蓝色的海水。周围的主要景点有:鸡冠嶂、上流峰、六塘颈、铁帽头、玄乳峰等。云飞嶂盛产的云飞红碎茶,是博白名茶之一。
博白人民公园
公园博白县人民公园,位于县城区的北侧,始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中山公园",1956年改名为"博白县人民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8432平方米。园区所在山岭均已全部绿化,园区树木葱茏山径迁回,满目飞花点缀著楼亭画略,一派生机勃勃、花香鸟语的景象。内有登高岭,山顶上青松翠柏簇拥着气势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山顶可瞰腑博白全城,碑前广场中中立有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烈士雕像、右侧有朱光亭、左侧有纪念馆、动物园、游乐园、水上乐园、露天舞厅等等。是我县设施功能齐全的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东靠城东水库(可划船、垂钩)。北有庞孝泰之夫人之墓地,西临南流东(可划船、垂钩)、是休闲、假日活动的中心,每年接待旅游、休闲人员约30万左右人,景点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良好的经济价值。2010年扩建,改修之后,中心广场,能容近2万人观看演出。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
王力故居王力故居
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桷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座北向南,原为三进27室,具有客家民居建筑风格。由于年久失修,已有相当部分房屋于20世纪90年代初崩毁。2003年重新修复并向游人开放。
王力先生神奇的学术生涯和杰出的成就,是后人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了弘扬王力勤奋好学、龙虫并雕、中西贯函,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博白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王力故居和建设王力纪念馆,把王力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学术研究交流基地,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人文旅游景点,民众休闲学习的好去处。并从2002年3月份开始筹备修复王力故居。把王力故居、纪念馆的规划纳入整个县城的规划,总投资1000多万元。规划第一期工程:王力故居主体工程和故居前面小广场的硬化。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房屋20间,确保在原貌的基础上建成砖混结构房屋;第二期把道路拓宽,建好停车场;第三期工程把王力故居前面的五户人家房屋搬迁,建设王力广场,摆放王力先生铜像,恢复门前7个池塘,把故居前的鱼塘建成荷塘,池塘种荷花,周边种竹、柳树、桂花树,建造弯拱桥、凉亭等,辟为休闲游乐场所。将岐山坡国小改名王力国小,故居后面建设王力国中,在岐山坡国小左边建造王力纪念馆。
筹建工作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海内外各界人士、王力先生亲属及全县广大民众的关心支持,献计献策,出力捐钱,捐献文物。目前第一期工程已完成,于2003年12月5日举行修复落成典礼。
修复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风貌,融文化、学术、艺术、史料、观赏为一体。展示的内容丰富翔实,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学,奋发进取,出国深造的叙述;有师承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和著名文学家朱自清、闻一多砌磋学问的珍贵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重现了这位大师"生前一代雕龙手,身后三千倚马才"治学育人的风操,详细介绍王力先生一千多万字著作的辉煌学术成就。故居内设有"龙虫并雕斋"、"王学书屋"、"翰墨碑林"、"王力出生地"、"王力著作阅览室"、"王力会客室"、"花厅院落"等展厅,再现了"一代宗师"王力先生学术生涯和个性、风采、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题图为费孝通先生题词的《王力故居》牌匾,正文图为建设中的王力故居)。
三界庙
三界庙位于沙河镇沙河圩南流江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同治九年秋重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整座庙宇结构为单层体,分上下二层,每座三室,四周墙体为青砖砌筑。殿内由铁木圆标立撑流线横梁,形成拱斗支架结构,天面一体。室内三通,大门两侧金龙盘红柱,门头横联为"三界庙",门联曰:"三分天地水,界别古今人"。大门入由过廊直到正殿,殿内梁柱雕龙刻凤,壁画着色绚丽。该庙供凤轩辕黄帝麾下周、冯、罗三个分管天、地、水部将的神将,神将造型逼真。屋脊浮塑鱼跃龙飞,奇花异草等图案。整座庙宇格局严谨辉煌,是博白县古建筑中具有较高艺术研究价值的庙宇,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楼
解放楼(原名为博白县立图书馆)坐落在进中共博白县委办公大楼后右侧。始建于民国13年(1924年),该楼为两层的砖木结构,硬山顶,主楼坐北朝南。一楼为合面八室,楼中间设楼梯,二楼为合面九室。至今楼房基本保持原貌。
1949年11月29日,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张淦如丧家之犬,仓皇率领兵团司令部及直属单位从玉林逃至博白,在县立图书馆设立指挥部,欲决一战,垂死挣扎。11月30日凌晨四点,我军在北流获悉敌军情报,立即组成飞虎队,直奔博白,飞虎队克服了连续作战、连续追击的重重困难,以神速的动作在黄昏时分到达博白。晚上8点向敌军发起进攻,当晚捣毁了敌军指挥部,活捉张淦及其兵团政工处少将处长侯松亭等一批军官,12月1日宣告博白解放。博白县立图书馆是博白解放战争的见证,是革命斗争的纪念地。
博白县人民政府于1999年12月30日公布该楼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2月18日,博白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博白县立图书馆"更名为"解放楼"。
永福堂
永福堂位于东平镇富新村石锣岭(又名锣花山)西面山脚下,是一处纪念我国近代威震中外的黑旗军将领、抗法抗日的爱国民族英雄刘永福的寺庙。内有刘永福塑像和生平事迹展示。
刘永福的一生,从一个反清义士成为反帝骁将,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维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不屈不饶的战斗,不愧为中近代史上卓越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永福堂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于2005年12月建成并向游人开放。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著名人物
博白自北朝设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才辈出。世界文化名人王力,革命先驱、首任中共广西特委书记朱锡昂,被md誉为"江南才子"、广州市第二任市长朱光,国家法务部原部长邹瑜,现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司令员刘庆贵将军,广东省原政协主席梁威林,全国著名育种专家王腾金等都是博白客家人的杰出代表。
王力教授王力教授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县博白镇(含原城厢镇)新仲村岐山坡人。1914年毕业于县立高等国小,1924年考入上海南方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1927年于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即赴法国留学,攻读语言学。193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教授,并任中山大学、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50年4月10日和1953年9月18日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md任命为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后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王力教授一生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继承中国古代语言学的优良传统,吸收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汉语语音、语法、辞汇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广的研究,成绩卓著。擅长诗文、翻译,悉心培育学生,奖掖后学,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
博白网站
博白网,博白第一入口网站,让世界了解博白,让博白走向世界!定位于为博白县个人及商家提供便捷式生活信息平台。专注于博白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游、购等日常生活信息服务,开设了资讯、旅游、房产、汽车、教育、健康、求职招聘、分类信息、二手市场、同城社区论坛等19个与博白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频道。让您更懂本地化生活!
织韵网是最具博白本土特色网站,也是能全方位宣传博白综合入口网站,是博白目前内容覆蓋面最广、最具技术实力的网站,主要定位在"休闲娱乐、增长知识、了解博白"。网站取名为"织韵网",是因为博白是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编织为博白社会带来繁荣,帮助博白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织韵"意为编织带来和韵社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