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小道消息的三个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小道消息

火烧 2022-11-23 03:51:33 1067
中国历史上的小道消息 1891年一则谣言传遍了长江流域――西方洋教士在中国挖眼以炼取白银。在中西对峙相互猜忌的心理环境下这条看似荒诞不经的谣言立刻点燃了千百万民众的怒火他们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毫无顾忌地

中国历史上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的三个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小道消息
1891年
一则谣言传遍了长江流域――西方洋教士在中国挖眼以炼取白银。在中西对峙
相互猜忌的心理环境下
这条看似荒诞不经的谣言立刻点燃了千百万民众的怒火
他们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
毫无顾忌地采取集体行动。扬州、芜湖、丹阳、无锡、江阴、阳湖、如皋、九江、武穴、宜昌等多个地方的教堂被砸烂、烧毁
教堂内的物品遭到哄抢
有些西方传教士还因此毙命。
湖广总督张之洞对此素手无策
他将此统统归结为愚民们不辨是非
盲目轻信所致。但他无法解释
这种“挖眼炼银”的说法不但为目不识丁的底层民众所相信、传播
在饱读诗书
满腹经纶的士大夫阶层也同样大有市场。
张之洞并不知道
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
社会学者古斯塔夫?勒庞正在针对大众心理和集体行为展开研究
他后来在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写到
无论是谁
也不管他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和智力有多么不同
一旦他进入到一个有着集体心理的群体中
就容易被集体心理的行为特征所左右
“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
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
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到本能支配的动物
他表现得身不由己
残暴而狂热”。
勒庞是基于对法国大革命的考察
得出关于群体心理的诸多结论的
但是这些特征无疑具有了跨时代和跨民族的意义。
1911年
满汉猜忌以及对满清立宪失望的集体心理
让一条“搜捕剪辫汉人”的谣言引爆了辛亥革命的枪声。1928年
基于对新成立的国民政府的陌生和恐惧
又能让中山陵合龙需要“摄取儿童灵魂”的谣言在南京城中大行其道。
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
给不同的集体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而这种集体心理环境又很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在社会发生重大变迁时
社会秩序开始紊乱
各项事态的发展变化迅速。人们凭直觉感到社会将发生重大事变
普遍处于一种焦虑、躁动不安的状态。人们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将做出种种猜测
于是到处议论纷纷
奇谈怪论层出不穷
以讹传讹的流言和谣言开始四处扩散。
谣言袭来
往往引发大的社会风波。在一场大谣言的背后
不是简单的荒诞无知在作祟
更是一种集体心理的表达。而对待这种集体心理表达
则成为摆在当政者面前的双刃剑
处理得当
则成为社会重建的契机
而稍有不慎
又常常会引起社会崩塌
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后果。
1950年
新政府对“末世谣言”的处理以及1976年“四人帮”对“总理遗言案”的追究
可以看作处理集体心理的两种典型案例。
一部“小道消息”的历史
不仅仅是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动荡史
更是一部百年来中国的集体心理变迁史。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