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历史数据 京东方的历史
京东方的历史
1.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3年——1993年4月,在北京电子管厂的基础上,员工自筹650万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立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东升出任董事长兼总裁,带领濒临倒闭的老电子管厂走上“产业报国,强企富民”之路。
1994年——1994年1月,与日本旭硝子、丸红、共荣合资成立北京旭硝子电子玻璃有限公司,通过合资企业,以少量投资迅速实现生产能力,获得新产品,培养出专业人才,拓展了国际化视野。随后陆续与日本日伸工业合资成立北京日伸电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与日本端子合资成立北京日端电子有限公司,发展与CRT配套的精密零件与材料业务。
1995年——1995年9月,成立TFT-LCD项目预研小组,跟踪研究TFT、PDP、FED等显示技术,在科学论证及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并开始战略布局。1997年——1997年5月,京东方与台湾冠捷科技合资成立北京东方冠捷电子有限公司,持股52%,进入显示器领域。
1997年6月,京东方在中国深圳交易所成功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股票名称与交易代码为京东方A(000725)成为北京市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1998年——1998年12月,组建浙江京东方,生产真空荧光显示屏(VFD),进入小尺寸平板显示领域。
京东方实施“从合资经营为主转向自主经营,从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转向新型显示器件与产品”的两个战略性转变,着力打造主营业务,企业实力迅速提升,形成了显示器、VFD、STN-LCD等产业。1999年——1999年5月,成立京东方专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显示系统与解决方案。
1999年5月,京东方与冠捷合作的显示器生产线项目投产,建立起中国北方第一个显示器生产基地,为发展新显示器件完成了下游的产业布局。1999年,成立京东方真空电器公司,使京东方发挥在真空领域的优势,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2001年——2001年1月,京东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增发A股,股票名称与交易代码为京东方A(000725)。2001年8月,根据全球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命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的STN-LCD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业务,组建韩国现代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生产移动产品用液晶屏(STN-LCD),开始研发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OLED)。2002年——2002年3月,成立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TFT-LCD产业的重要元器件显示光源产品。
京东方布局TFT-LCD产业迈出了新的步伐。2002年5月,成立京东方现代(北京)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移动产品用液晶显示模组。
2003年——2003年1月,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电子TFT-LCD业务、相关专利及团队,进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领域,标志着京东方的TFT-LCD事业的战略布局正式全面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将此事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之一。
2003年6月,成立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液晶显示屏及模组。2003年8月,收购冠捷科技26.36%的股份,由此,京东方成为冠捷科技第一大股东而进入了国际资本市场平台。
2003年9月,京东方第5代TFT-LCD生产线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京东方TFT-LCD北京产业基地的建立对中国乃至世界显示产品的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005年——2005年3月,成立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显示光源产品。2005年5月,京东方第5代TFT-LCD 生产线正式量产,不仅填补了国内TFT-LCD显示产业的空白,结束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屏时代”,也为京东方在TFT-LCD领域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打下了基础。
2006年——2006年4月,成立京东方(河北)移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移动产品用液晶显示模组。2007年——2007年10月,成立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移动产品用液晶显示屏、模组。

2007年 11月,成立厦门京东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显示光源产品。2008年——2008年3月,京东方第4.5代TFT-LCD生产线在成都高新西区开工建设。
2008年10月,成立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IT与电视用液晶显示屏、模组。2009年——2009年4月,中国大陆首条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开工建设。
2009年4月,中国唯一 一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这是中国显示产业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和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基地,对提升全行业研发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8月,中国大陆首条8.5代线——京东方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
2009年10月,京东方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量产。该产线提升了京东方在移动和应用显示产品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010年——2010年7月,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2010年8月,并购美齐科技电脑显示器及电视机业务以及相关资产,公司开始向整机代工业务延伸。
2010年10月,京东方第 6 代 TFT-LCD 生产线量产,打破了中国液晶电视屏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2011年——2011年8月,京东方鄂尔多斯第5.5代AM。
2.听说京东方是二十多年的大企业了,这些年做得怎么样啊
基本上提起中国大陆显示行业,就绕不过京东方的。以京东方(BOE)的发展历程为历史坐标,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显示产业踏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2003年,京东方(BOE)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液晶显示业务,正式进军显示领域;
2005年,京东方(BOE)自主建设的北京第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翻开了中国自主制造液晶显示屏的新篇章;
2010年,国内自主建设的首条高世代TFT-LCD生产线——京东方(BOE)合肥6代TFT-LCD生产线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液晶电视屏时代”,成为“中国液晶电视屏全部依赖进口局面”的战略转折点;
2011年,中国大陆首条8.5代线——京东方(BOE)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投产,又结束了中国大陆的“无大尺寸液晶显示屏时代”;
2014年上半年量产的京东方(BOE)合肥第8.5代TFT-LCD生产线,采用高端的氧化物TFT技术,该产线的正式量产,对于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领先布局,拉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我国箜篌的历史是怎样的
箜篌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 又称“坎侯”。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 现了箜篌的雏形。盛唐时期,箜篌的演奏技艺 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
古代的箜篌既是宫廷乐队使用的乐器,也 是深受民间喜爱的乐器,一度广为流传。箜篌 还曾经传人日本、朝鲜等邻国,并受到人们的 喜爱。
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 着两架中国唐代的箜篌残品。中国古代流传的 箜篌主要分为卧式箜篌和立式竖箜篌两种。
后 来又出现了雁柱箜篌。竖箜篌的形状像半截弓 背,在向上弯曲的曲木上设曲形共鸣槽,整体 结构中还有脚柱和肋木支撑着20多条弦。
演奏 时演奏者将箜篌竖抱于怀,从两面用双手的拇 指和食指同时弹奏,这个弹奏姿势,唐人称之 为“擎箜篌”'。新型的雁柱箜篌是仿照古代立 式竖箜篌的基本造型,在其基础上改进研制而 成。
其外形近似于西洋竖琴,不同的是它有两 排琴弦,每排有36根弦,每根弦都是由人字形 的弦柱支撑,看上去,这种箜篌的形态比较像 天空中飞翔的雁阵队形,所以得名为“雁柱箜 篌”。 箜篌拥有宽广的音域和柔美的音色,表现 力丰富,既能演奏旋律,也能很好地演奏和弦。
4.关于波希战争的历史介绍有哪些
波希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 图而人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丨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率陆海大 军远征希腊,但是海军在阿索斯海角遇到大风暴,陆军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袭击,出 师不利,只好退回小亚细亚。公元前490年, 大流士一世第二次人侵希腊,在马拉松会战中被击畋。
之后,双方积极扩军备战。 公元前480年,大流士一世之子薛西斯一 世率军第三次出征希腊,虽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与前两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仍然惨遭挫败。
波斯军第三次远征失 败后,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军乘胜展开反攻。公元前478年,雅典联合爱琴海沿岸 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之后连连挫败波斯军队。
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媾和,签 订《卡利亚斯和约》,长达40余年的波希 战争至此结束,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战争结束后,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繁荣时期,提洛同盟盟主更是进人了强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