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会计专硕研一课表 音乐学院硕士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doc

火烧 2021-04-24 22:02:30 1048
音乐学院硕士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doc 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 音乐学概论 -------------------- 课程编号:1072001课

音乐学院硕士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doc  

音乐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 音乐学概论 -------------------- 课程编号:10720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音乐学概论英文译名:Musicology Generality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论文调查报告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内容简介:介绍音乐学学科在整个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性质、特点及其研究方法、发展简史,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历史、现状与发展新动向。使得研究生对音乐学各分支学科的学科理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有助于在学习和研究中加强学科综合的意识与能力。参考书目(文献):1.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3.周青青,等:《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 音乐美学 -------------------- 课程编号:107200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美学英文译名:Chinese Music Aesthetics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

内容简介:音乐美学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征,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美学的发展梗概,能够从美学与艺术哲学的高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总体基本规律的研究,建立系统化、理论化的音乐观。主要教材:1.张前:《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2.施咏:《基本乐理的文化视野》,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 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 课程编号:107200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英文译名:Study in Focus of Subject Education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1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课程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由各方向导师授课。

内容简介:通过对当代音乐学科前沿问题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和阅读,结合当下世界和中国音乐学科发展和改革实际,对世界范围内音乐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和。主要教材:1.尹爱青:《当代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美]马克等著,管建华、乔晓东译:《当代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2.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课题成果:《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9-2002年版。 -------------------- 音乐专业外语 -------------------- 课程编号:1072004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专业外语英文译名:The Basic Knowledge of Music in Foreign language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集体授课考核形式:笔试、口试翻译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尹爱青、金顺爱、金莲花等。内容简介:通过四个单元近40篇文章(选自原文书原文杂志、原文字典)阅读,培养学生在英语、俄语或日语语言背景中,进行有关音乐史、乐器史、基本乐理知识、音乐理论知识以及音乐家等音乐专业方面的表述、交流和书写的音乐专业外语能力。

主要教材:狄辰华:《The Basic Knowledge Of Music In English》,山东出版社,1987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耿悦《Art English World》,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景霑《English —Chinese Coversations in Music》,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3.H·威克多尔《俄罗斯民歌发展史》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4.B·德丽利《音乐家传》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学位课)-------------------- 课程编号:1073001课程类别: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方向选修(ZYX)课程名称:音乐教育学理论研究英文译名:Research Of Music Pedagogy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课程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尹爱青。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本研究方向学位课,主要研究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音乐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音乐教育学研究对象音乐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功能音乐课程与教学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内容。

主要教材:1.[美]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2.[美]艾伯利斯:《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3.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4.郭声健:《艺术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扩展阅读书目(著作类):1.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曾田力:《音乐——生命的沉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范明华:《自由之门——美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美]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9.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10.姚兴全:《生命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1.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3.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4.[奥]茨达齐尔:《教育人类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5.蒋冰海:《美育学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6.郭声健:《艺术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7.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赵沨简介,1993年版。18.孙佳宾:《适度的诠释——音乐美学散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0.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1.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2.[美]艾里克?普斯:《经历艺术——生活的第二张面孔》,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23.沈建军:《音乐与智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4.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5.蔡正非:《美育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6.沈建军:《音乐与超常规思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7.杨平:《多维视野中的美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8.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9.郑雪:《人格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0.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1.张肖虎:《音乐教育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3.王昌奎:《叶子.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与方法》,气象出版社,1996年版。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6.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美]约翰·耐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丁:《2000年大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38.[美]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39.柏西·布克:《音乐家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40.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1.邹爱民:《音乐教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42.[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3.刘雨:《艺术经验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4.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音乐社会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45.季羡林、张光璘:《东西文化议论集上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4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47.柳海民:《现代教育理论进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8.李范:《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9.何顺果:《人类文明的历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0.[苏]克列姆辽夫:《音乐美学问题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51.[美]爱德温·戈登:《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52.卢合芝、:《音乐教学心理学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53.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54.汝信:《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5.戴里克·柯克:《音乐语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56.瞿葆奎:《美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57.钟子林:《何乾三音乐美学文稿》,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1999年版。58.[美]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59.《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0.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61.詹姆士·L·穆塞尔、梅贝尔·格连:《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62.易中天、陈建娜、董炎、郭勇健、徐强:《人的确证——人类学艺术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63.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64.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65.[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6.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9.金生铨:《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70.张前:《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71.[波兰]卓菲娅·丽萨:《音乐美学新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72.黎乔立:《审美生理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73.瞿葆奎:《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74.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7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76.杨恩寰:《审美心理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77.魏金声:《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震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8.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9.何尚:《接近天堂的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80.[苏]康斯坦丁诺夫、[保]安盖诺夫:《音乐美学原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81.[奥]库尔特·布劳考普夫:《永恒的旋律——音乐与社会》,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82.[英]H·里德:《艺术的真谛》,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83.[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84.邱正伦:《艺术美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85.卡西尔:《语言与神话》,3xm中文网书店,1988年版。86.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87.文部省:《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编》,平成11年。88.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美育通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89.让-包罗·萨特:《想象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90.傅道春:《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9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92.张楚廷:《教育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3.[英]科林沃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94.[德]沃林格:《抽象与移情》,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5.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9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97.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98.[德]福禄贝尔:《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99.刘峰:《人与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00.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01.安徽师大美育教研室:《审美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102.马福生:《教育的思考》,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103.杨恩寰:《审美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04.赵伶俐:《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05.张滕霄:《教育哲学漫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06.李燕:《文化释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07.蔡春:《教育人学论纲——教育的人学视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8.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109.萧梅、韩锺恩:《音乐文化人类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110.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111.[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扩展阅读书目(论文类):1.王国健:《美育的实现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2.柯汉林:《审美教育与人的文化性格的革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3.崔大江:《审美教育与现代人的精神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4.刘学兰:《论美育的心理学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5.潘必新:《论美育的使命》,哲学研究,2000(6)。6.张桂菊:《美育与情商》,美育园地,1998(7)。7.周岩、郭翠香:《论美育的道德培养优势》,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8.柳松:《美育的目标与文化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9.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哲学研究,1996(12)。10.周冠生:《美育的今天明天与昨天——对美育概念及其在教育中地位之我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3)。11.赵伶俐、余力新:《当代美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与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2.于淑云:《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的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8(5)。13.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参考,1994(45)。14.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8)。15.赵伶俐:《论美育目标及目标分类体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3)。16.李新生:《艺术教育中的文化意义》,艺术教育,2004(5)。17.赵祖达:《美育与思想教育》,光明日报,2000(3)。18.张燕云、靳黎明:《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中国教育报,1998(8)。19.周冠生:《试论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关于审美素质系统与结构的思考》,教育研究,1996(11)。20.张卫良:《从美的主体差异性看美育的重要性》,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5(2)。21.杜卫:《美育与创新教育》,教育研究,1999(9)。22.赵伶俐:《审美化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9)。23.滕守尧:《美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北京大学学报,1995(2)。24.唐兵:《当代中国美育观念演变历程考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9)。

25.李家成:《论教育活动中的美感获得》,教育探索,2000(8)。26.汪宏:《近现代中国美育两次发展高潮比较与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9)。27.吴禹春:《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4)。28.马新宇:《美育对完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河南大学学报,1998(5)。29.范琰:《艺术教育是完善人的价值的基本途径》,南京社会科学,1998(8)。30.闫慧娟:《谈美育与艺术教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3)。31.戈晓毅:《论美育和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学报,1999(1)。32.王旭晓:《人才素质与美育》,福州师专学报,2000(2)。33.宫承波:《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山东大学学报,2000(1)。34.王汶成:《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发展走向与对策》,山东大学学报,2001(1)。35.袁济喜:《审美教育与当代人文话题》,东方,2000(4)。36.马征:《美育与个体创造性的培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2)。37.郭道成:《架起美育与创新教育的桥梁》,安徽教育论坛,2000(1)。38.林加挺:《苏霍姆斯基论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中外教育,2001(26)。

39.孙丽涛、刘传厂:《诹议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山东教育,2000(5)。40.傅爱国:《美育: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安徽教育,2000(7-8)。41.洪祥生:《蔡元培美育思想简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5)。42.修海林:《美育的价值取向问题》,音乐研究,1996(4)。43.刘士林:《论审美教育哲学的历史结构》,黄淮学刊,1996(4)。44.李静:《北大的美育传统与音乐教育》,北京大学学报,2001(5)。45.袁鼎生:《美是主客体潜能的对应性自由实现》,广西师范大学报,2000(4)。46.杨恩寰:《艺术学与美学的学科分界》,辽宁大学学报,2001(4)。47.立勋:《20世纪中国审美心理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学,1999(6)。48.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音乐周报,2001(10)。49.李田:《21世纪的美育理念》,中国教育报,2002(1)。 50.[美]菲力普·阿尔佩:《音乐哲学的新趋势—美学与艺术评论杂志音乐哲学专辑导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1)。51.刘志军:《轮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第三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

52.中华涉外网:《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主义》。53.杨力:《前进中的中国学校艺术教育》,中国音乐教育,1991(5)。54.杨立梅:《以素质教育观探究国外音乐教育》,高教理论战线,1999(10)。55.赵沨:《教育是立国之本,美育是树人之本》,音乐艺术博览1988(10)。56.卓吾:《我看素质教育》,全国教育研讨会论文,2000(5)57.时晓玲、范绪锋:《素质教育:跨世纪的一场深刻变革》,中国教育报,2000(11)。58.中华涉外网:《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有关素质教育的一些史迹.伍雍谊》。59.中华涉外网:《为自己选择一个简单的艺术》。60.汪毓和、孙继南:《中国音乐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1989(4)。61.佩内洛普·史密斯·伍特沃德、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关于音乐教育与高峰体验》,音乐教育 2002(3)。62.中央音乐学院网:《音乐何需懂——重塑音乐审美观念.周海宏》。63.潘必新:《论美育的使命》,美育通讯,2002(2)。64.曾繁仁:《论美育的现代使命》,美育通讯,2002(2)。 -------------------- 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0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教学实践研究英文译名:Study in Practice of Music Teaching 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论文、调查报告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尹爱青。

内容简介:通过深入中、小学校,运用问卷、观察、访问、指标分析、田野考察、行动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调查音乐教育研究,进行有关音乐教育行为、环境等要素的实践研究。主要教材:1.陈桂生:《教育行为研究的尝试》,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2.叶至诚:《调研方法与调研报告》,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郭声健:《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严先元:《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样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中国音乐教育》(各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 音乐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0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教育问题研究英文译名:Study in Focus of Music Education学 时:6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课程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尹爱青。

内容简介:通过对当代音乐教育文献的阅读和研究,结合当下世界和中国音乐教育改革实际,对20世纪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以及现代和后现代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等理论进行探讨,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音乐文化学习和多元综合化的学习等问题进行研讨。主要教材:1.尹爱青:《当代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美]马克等,管建华、乔晓东译:《当代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2.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课题成果:《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9-2002年版。扩展阅读书目:1.王义高:《当代世界教育思潮与各国教改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邬志辉:《中国教育现代化新视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7.尹爱青:《当代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美]约翰·耐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丁:《2000年大趋势》,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11.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3xm中文网书店,2000年版。12.王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3.柳海民:《现代教育理论进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李范:《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5.何顺果:《人类文明的历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6.[美]爱德温·戈登:《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17.卢合芝、李敏娜:《音乐教学心理学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8.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19.詹姆士·L·穆塞尔、梅贝尔·格连:《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张天宝:《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22.易中天:《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3.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5.金生铨:《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7.魏金声:《现代西方人学思潮的震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8.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9.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30.文部省:《小学学习指导要领解说·音乐编》,平成11年。31.国家教委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2.李燕:《文化释义》,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33.蔡春:《教育人学论纲——教育的人学视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 音乐治疗学导论 -------------------- 课程编号:1073004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治疗学导论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to Music Therapy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专题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尹爱青。内容简介: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学习和研讨有关内容,包括音乐治疗学的心理学基础音乐治疗的适应症心理治疗与音乐治疗音乐治疗的方法技术以及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等内容。主要教材: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Gertrud Orff:《奥尔夫音乐治疗中的关键思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2001年版。2.Aurlel Warwick:《儿童孤独症的音乐治疗》,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中心,2001年版。3.[日]升地三郎,金野译:《小就小了,弯就弯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4.[德]Orff:《Orff Therapy》,Schott & Co.Ltd,1974 年版。

-------------------- 和声课堂教学艺术 -------------------- 课程编号:107300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和声课堂教学艺术英文译名:The Art for Harmonic Teaching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讲授、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王日昌。内容简介:本课程主要探索和研究和声学理论如何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消化乃至运用于作曲实践具体任务是研究如何改变多年惯用的旧的理论教学模式,并以新的阐述方式进行教学以新的理念编写教科书、编写习题集等。作为音乐理论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课程还探索与和声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在作曲实践中应用的问题。主要教材:王日昌:《和声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2004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鲁兆璋:《和声学初步习题解答》,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3.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吴式锴:《和声学教程》(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5.孙维权:《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声学》,人民音乐,2001年版。6.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7.童忠良:《近现代和声的功能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 和弦听辨学 -------------------- 课程编号:1073006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和弦听辨学英文译名:Harmonic Analysis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讲授、研讨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和声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王日昌。内容简介:课程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和弦听辨能力,具备“四部和声”音响听辨技能以及“多部和声”音响听辨技能。教学形式采用大课讲授、教师实际弹奏、学生听辨并记录所听和弦的和弦标记课堂讨论学生互相弹奏听辨每节课后都撰写出体会性学术论文至少一篇(不少于200字);每2次课后进行一次听辨小测验。主要教材:王日昌:《和弦听辨学》,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2004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斯坦利·沙姆威:《键盘和声及听觉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2.桑桐:《和声学专题六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声学实用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 谱例分析法 -------------------- 课程编号:107300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美学英文译名:Score Analysis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讲授、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和声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王日昌。内容简介: 课程主要分析外国音乐作品谱例中较著名精彩片段里的和声现象及其手法通过总谱(或钢琴浓缩谱)、听录音磁带(碟)直接进行分析。作品题材包括管弦乐作品、合唱作品、独唱(带伴奏)作品及电子音乐作品。教学形式采用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每节课后写出分析心得,形成千字以上的专题论文。主要教材:王日昌:《谱例分析法》,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2004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桑桐:《和声学专题六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2.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3. 蔡松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 民族和声经典赏析 -------------------- 课程编号:1073008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民族和声经典赏析英文译名:Harmonic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Music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3开课形式:讲授、听析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和声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王日昌。

内容简介:课程主要赏析中国五声调式以及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的七声调式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作品中的精彩片段。通过总谱(或钢琴浓缩谱)、听录音磁带(碟)直接进行分析。作品题材包括管弦乐作品、合唱作品、独唱(带伴奏)作品及电子音乐作品。教学形式采用师生互动课堂讨论、每节课后写出分析心得,形成千字以上的专题论文。主要教材:王日昌:《民族调式和声作品集》,东北师大音乐学院作曲系,2004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王安国:《现代和声与中国作品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版。2.张肖虎:《五声调式及和声手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版。3.刘学严:《中国五声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 织体学 -------------------- 课程编号:1073009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织体学英文译名:Music Texture学 时:20学时学 分:1学分开课学期:5开课形式:讲授、研讨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和声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王日昌。内容简介:课程主要介绍多声部音乐中的各种织体现象,讲授这些织体手法的构成技术(写作方法)教学形式采用大课讲授、指定类型的织体写作课堂联系。

例如:1)主旋律、分解和弦、低音2)主旋律、副旋律、分解和弦3)半分解和弦、和声性衬托声部、主旋律式低声部等等。课后完成上述指定类型写作作业定期举行班级内小型视奏唱式观摩音乐会。主要教材:王日昌:《键盘体和声写作指导》,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桑桐:《和声学专题六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2.《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 电脑音乐制作 -------------------- 课程编号:107301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电脑音乐制作英文译名: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 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7/8学期开课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文岩。内容简介:电脑音乐制作是音乐学专业一门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制作乐曲,对电脑音乐的概念、系统构成、应用软件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电脑音乐教室集体授课。1.对电脑音乐的概念做详细分析,指出优缺点。

2.对电脑音乐系统构成和电脑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3.介绍MIDI基本知识,包括MIDI乐器标准和MIDI基本设备。4.Cakewalk软件发展历程和其他工作站系统构成。5.Cakewalk3.0软件基础操作教学。6.Cakewalk3.0编辑和打印。7.Cakewalk3.0界面操作详解。8.Cakewalk3.0菜单详解。9.Cakewalk SONAR3快速入门。10.Cakewalk SONAR3编辑窗口。11.Cakewalk SONAR3菜单命令。12.CAL语言简介。主要教材:文岩:《电脑音乐制作与乐队编配》,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参考书目(文献):颜东成:《Cakewalk SONAR 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冯丹《钢琴艺术200年》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电脑音乐制作 -------------------- 课程编号:107301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电脑音乐制作英文译名:Electronic Music Production学 时:60学时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2/3学期开课形式:集体课考核形式:总谱输入与软件编辑适用学科:电脑音乐制作与教学研究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文岩。

内容简介:电脑音乐制作是音乐学专业一门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制作乐曲,对电脑音乐的概念、系统构成、应用软件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本课程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电脑音乐教室集体授课。对电脑音乐的概念做详细分析,指出优缺点对电脑音乐系统构成和电脑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介绍MIDI基本知识,包括MIDI乐器标准和MIDI基本设备Cakewalk软件发展历程和其他工作站系统构成Cakewalk3.0软件基础操作教学Cakewalk3.0编辑和打印Cakewalk3.0界面操作详解Cakewalk3.0菜单详解Cakewalk SONAR3快速入门10.Cakewalk SONAR3编辑窗口Cakewalk SONAR3菜单命令CAL语言简介主要教材:1.文岩:《电脑音乐制作与乐队编配》(上册)2005年版。2.各种软件的使用教程。3.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参考书目(文献):颜东成:《Cakewalk SONAR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出版社1962年版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上、下册合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蔡松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 电子音乐写作 -------------------- 课程编号:107301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电子音乐写作英文译名:Electronic Music Writing学 时:60学时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4/5学期开课形式:集体课考核形式:乐队织体写作适用学科:电脑音乐制作与教学研究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文岩。

内容简介:该课程主要学习旋律发展的原则与手法、多声部音乐的写作、和声学与复调音乐在实践中的应用、各种形式的乐队配器法、以及声响学和录音技术。主要教材: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版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上、下册合订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蔡松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 乐队配器 -------------------- 课程编号:107301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乐队配器英文译名:Orchestration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2学期开课形式:小课考核形式:作品适用学科:作曲理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文岩、王日昌、刘天星、郑巧、程畅。内容简介:本课为音乐专业作曲方向必修课。主要讲授各类乐队(管弦乐队、民族乐队)乐器的构造、发声原理、音域、音区、音色以及演奏技法等歌曲编配乐队伴奏以及改编钢琴等编配方法授课过程中将根据各类乐器的特点进行音响及乐谱的分析,同时进行乐器的旋律写作力求掌握乐器音域、音区、音色以及定弦、移调乐器的特点,包括旋律的配置和声的处理织体的写作以及各种配器技术的处理分析大量中外经典的配器作品,并进行大量的配器创作实践。

主要教材:1.瓦西连科著,金文达译:《交响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2.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3.杨立青:《管弦乐配器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王宁:《管弦乐法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维多尔:《现代乐器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3.柏辽兹:《配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年版。4.列维茨基著,杨民望译:《管弦乐队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复调 -------------------- 课程编号:1073014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复调英文译名:Polyphony学 时:6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开课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考核形式:闭卷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程畅。内容简介:是音乐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第一完整声部外加上一个或几个完整的声部。通过科学系统的学习《复调音乐》,使学生对复调音乐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写作较为简单的复调音乐。本课程采用五线谱教学,同时听取大量音响资料1.对于旋律的学习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

2.声部单对位的一般特性、和声基础、声部进行、调性式关系、声部的对比,织体类型以及开始与结尾的处理。3.二声部复对位一般特性、常用的复对性,复对位在作品中的应用。4.复对位的变体形式——蟹行对位,倒影对位。5.二声部模仿的一般特性模仿的写作步骤模仿的体类型模仿与复对位的结合以及模仿在作品中的应用。6.三声部单对位的一般特性、和声处理、声部进行、声部对比、声部距离、织体类型及开始与结尾的处理。7.三声部复对位的一般特性、八度三声部复对位、三声部倒影对位。8.三声部模仿的一般特性、织体类型、三声部卡农式模仿与复对位的结合、三声部模仿的应用。主要教材:陈铭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教材:段平泰:《复调音乐》(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15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中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英文译名:History of Chinese Music and Teaching Method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2/3学期开课形式:讲授与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学理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赵会生内容简介:本课是在中国音乐通史的基础上我国音乐发展脉络和历史进行总结和概括,并利用音乐学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包括中国音乐美学思想、音乐技术理论、音乐考古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响学、律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评论等学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我国音乐发展的全貌。

主要教材: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2.吴钊、刘东升:《中国古代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3.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4.赵会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纲要》,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版。2.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3.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4.余甲方:《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中国近现代音乐名著欣赏 -------------------- 课程编号:1073016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课程名称:中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英文译名:Aesthetics for Chinese Music 1840---1949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5学期开课形式:讲授与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学理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赵会生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我国音乐多样性发展的一般状况,正确认识我国近现代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与古代音乐的渊源关系。

重点赏析: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五四运动时期的声乐作品(萧友梅、黎锦晖、赵元任等人的作品为代表)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器乐作品(刘天华、阿炳等人的作品为代表)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黄自、聂耳、任光、冼星海等人的作品为代表建国初期的声乐器乐作品等等吸取其有益的经验和成就,使我们的音乐文化艺术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求新和发展。主要教材:自编参考书目(文献):1.朱之谦:《中外音乐名著欣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 民族音乐学概论 -------------------- 课程编号:107302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名称:民族音乐学概论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to Ethnomusicology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民族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内容简介:介绍民族音乐学的定义、学科名称的来源和发展历史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的情况及在中国的发展民族音乐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在音乐理论和音乐学中的位置满足音乐学的方法论观念,学科的价值观、主体观、时空观、网络观、质量观实地调查的方法与若干原则调查前的理论和技术准备资料储存的理论和技巧音乐描述与解释的方法民族音乐学著述类型介绍及民族音乐学论文写作。

主要教材: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2.[日]德丸吉彦:《民族音乐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外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18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外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英文译名:History of Foreign Music and Teaching Method学 时:60学时学 分:6学分开课学期:2/3学期开课形式:讲授与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学理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高志民内容简介:本课是在外国音乐通史的基础上、对外国音乐专史、区域史和断代史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和研究。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音乐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民族的音乐发展脉络和历史进行总结和概括音乐学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包括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考古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音乐社会学、音响学、律学、音乐声学、乐器学、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评论等学科),从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外国音乐发展的全貌。

主要教材:1.[美]杰夫·托德·题顿著,郎丽旋译:《世界音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于润洋:《音乐什伦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宋谨:《外国后现代音乐》,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4.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5.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集》(上、下、续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2.彼德·斯·汉斯:《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3.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4.田瑛、朱国成:《西方流行音乐》,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5.[美]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6.[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中外近现代音乐名著欣赏 ------------------- 课程编号:1073020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外国音乐史论与教学研究 英文译名:Music Appreciation 19th.-20th.学 时:6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5开课形式:讲授与研讨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学理论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高志民、惠凡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外国音乐多样性发展的一般状况,正确认识现代音乐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与古典音乐的渊源关系。

重点赏析以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以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音乐、以梅西安为代表的整体序列音乐、以斯特拉文斯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以凯奇为代表的偶然主义音乐以及微分音乐、噪音音乐、电子音乐、简约主义音乐、精英主义等新兴乐派的代表性作品吸取其有益的经验和成就,使我们的音乐文化艺术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求新和发展。主要教材:自编参考书目(文献):1. 彼得·斯·汉斯《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2.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3.李雪季:《世界音乐圣典》,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4.朱之谦:《中外音乐名著欣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5.杨名望:《世界名曲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传统乐律学 -------------------- 课程编号:107302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中国传统乐律学英文译名: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ology学 时:6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民族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

内容简介:中国传统乐律学基础知识声音律辨析、律名与律吕、十二律名与现代音名之间的对应关系律吕在乐理学习中的意义节拍板眼论、律学常识,均、宫、调关系,同均三宫与八音之乐、三宫同曲、三宫同均,旋宫与八十四调、犯调与借字,传统多声部音乐、传统记谱法,工尺谱、减字谱与其他字谱,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音乐本体分析。主要教材:杜亚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缪天瑞:《律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2.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3.樊祖荫:《五声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民族器乐概论 -------------------- 课程编号:107302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民族器乐概论英文译名: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2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民族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内容简介: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课程以汉族当前常用乐器为主要内容,包括笛箫、二胡、板胡、京胡、高胡、古筝、古琴、琵琶音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以独奏与合奏为大的分类。

学习各种乐器的历史、源流、形制,曲名的标题与标意性、旋律发展原则与手法、多声部织体写法等知识。主要教材:袁静芳:《民族器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2.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3.高厚永:《民族器乐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音乐美学及其文化阐释 -------------------- 课程编号:1073024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中国音乐美学及其文化阐释 英文译名:Chinese Music Aesthetics and Cultral Explaination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3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民族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内容简介:讲授中国音乐的美学特征中国音乐的文化背景、精神特征旨在自得、形式特征妙哉简朴、音色特征贵在本真、美感特征味在曲外中国乐韵的结构生成,中国乐器的音色内涵,相关文字母题的比较研究。按照萌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两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的历史顺序学习中国音乐美学之历史。

主要教材: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2.钱茸:《古国乐魂》,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3.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音乐论文写作 -------------------- 课程编号:1073025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音乐论文写作英文译名:Music Thesis Writing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考试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施咏。内容简介:技术和理论互相融合的层面来总结把握音乐论文的写作规律,详细阐述音乐论文的概念、类别、格式,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原则、途径与方法资料搜集的方法论点的确定,论据的类型与要求,论证的方法与途径学位论文的写作特点评判标准质量要求,音乐期刊的分类介绍。主要教材: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1.孙国忠:《音乐学研究与学术规范》《黄钟》,2003(3)。2.陈聆群:《资料工作是论文写作的基础》,《乐府新声》,1992(3)。3.蔡际洲:《音乐论文特点探析》,《星海音乐学院》,2003(1)。-------------------- 歌唱艺术与教学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26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声乐专业基础课程英文译名:Foundation Course of Vocality学 时:80学时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1-4学期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演唱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韩再恩、金顺爱、刘峡、张黎红、徐敦广、陈扬、刘晓菲。内容简介:本为本研究方向学位课,通过演唱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研究科学的演唱方法及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演唱内容包括中外艺术歌曲、咏叹调等。主要教材:1.徐朗、储声虹、余笃刚:《中国艺术歌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周枫、朱小强:《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3.徐朗、罗宪君、李滨荪:《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音乐学院硕士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doc

4.徐朗、颜蕙先:《中外声乐作品选》,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5.余子正:《声乐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6.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7.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2.李晋玮、李晋:《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3.[意]P·M 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4.詹姆斯·弗兰契·斯库克:《名歌唱家论歌唱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5.[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训练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6.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概述》,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7.李晋玮:《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8.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9.刘大巍:《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10.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1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独唱音乐会 -------------------- 课程编号:1073027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音乐会课程英文译名:Solo Concert学 时:20学时学 分:1学分开课学期:5开课形式:歌曲演唱与指导考核形式:音乐会演唱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指导教师。

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本专业研究方向学位课学习关于音乐会的艺术包括音乐会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此课程学习,体现歌唱艺术学科高度的综合艺术表现力,设计、合作与创造融会的整体思想理念培养对歌唱技能与艺术展示创造性空间的探索,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 以适应社会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独立完成或指导音乐会涉及音乐会性质和主题的策划,诠释中外不同时期的各类声乐题材的作品(十首以上),外国声乐作品要采用两种语言(意、德、法、西班牙等)以上与音乐指导——钢琴伴奏(包括其他伴奏)的合作能力最终效果的评价、总结。主要教材:1.高师试用教材:《声乐教学曲库》,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2.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徐宜、钱仁康、刘东:《欧洲著名艺术歌曲精选曲集》(8本),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002年版。2.张承谟:《西欧十部名歌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3.朱九德、蒋晓苏:《外国歌剧荟萃》,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 表演实践 -------------------- 课程编号:1073029课程类别: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名称:表演实践英文译名:Performance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3开课形式:舞台排练考核形式:汇报演出(音乐会)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韩再恩、金顺爱、徐敦广、张黎红、刘峡、刘晓菲。

内容简介:本课程研究方向学位课包括声乐演唱技能在表演实践中应用及教学实用性理论的指导同时选择中外著名歌剧片段、重唱、小剧场歌剧等,根据不同声部、演唱程度及表演能力来组合演唱、表演形式通过舞台排练研究声乐表演与表演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演出能力自己选择剧目自编自导锻炼其教学实践能力。主要教材:1.杨清:《中外歌剧重唱曲集》(意大利歌剧),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2.周小燕、周枫:《中外歌剧重唱经典》(1~3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3.[英]特里弗·R·格里菲斯著,孙大庆译:《舞台艺术》,中国纺织出版,2000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2.黄定宇:《音乐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3.傅柏:《演技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钱仁平:《中国新音乐》,上海音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5.陈建华、陈洁:《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上海音乐出版,2003年版。 -------------------- 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 -------------------- 课程编号:1073030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 英文译名: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Vocality学 时:40学时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研讨班考核形式:课程论文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徐敦广。

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本研究方向学位课,主要研究声乐教学基本理论,并结合声乐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理论水平。主要包括声乐教学论声乐语言学声乐美学声乐心理学民族声乐理论基础等内容。主要教材:1.余子正:《声乐教学论》,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2.石惟正:《声乐教学法》,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3.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目(文献):1.李晋玮:《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版。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3.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4.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版。5.刘大巍:《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钢琴 -------------------- 课程编号:1073031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钢琴英文译名:Piano学 时:80学时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集体授课考核形式:音乐会适用学科: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钢琴系全体教授 内容简介:本课程将系统的讲授钢琴演奏理论研究古今中外钢琴音乐文献同时加强钢琴技术训练,提高演奏技巧。

教材选用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钢琴作品,使学生掌握其演奏方法技术要求通过各种表演实践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钢琴表演及从事各种层次钢琴教学的能力。主要教材:从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到印象派、近现代外国钢琴作品及中国有记载以来的钢琴音乐作品。参考书目(文献):1.[前苏联]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2.冯丹等译:《钢琴艺术三百年》,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3.[美]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4.PEACV著:《简明牛津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5.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6.[匈]约瑟夫-迦特:《钢琴演奏技巧》,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独奏音乐会 -------------------- 课程编号:1073032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音乐会课程英文译名:Solo Concert学 时:20学时学 分:1学分开课学期:5开课形式:钢琴演奏与指导考核形式:音乐会演奏适用学科:音乐教育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钢琴系全体教授内容简介:本课程为本专业研究方向学位课,学习关于音乐会的艺术包括音乐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

通过此课程学习,体现钢琴演奏艺术学科高度的综合艺术表现力,设计、合作与创造融会的整体思想理念培养对演奏技能与艺术展示创造性空间的探索,具有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 以适应社会对艺术教育人才的需求。独立完成或指导音乐会。涉及音乐会性质和主题的策划,诠释中外不同时期的各类题材的作品,时间不少于60分钟,必须背谱,内容由导师从中外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中确定。主要教材:各个时期的钢琴曲谱。 -------------------- 钢琴艺术史 -------------------- 课程编号:1073033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名称:钢琴艺术史英文译名:The History of Piano Art学 时:40学时学 分:2学分开课学期:4开课形式:集体授课考核形式:论文适用学科:音乐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音乐学院,娄雪玢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对钢琴发展历史中各个时期的作品及其社会背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流派的不同风格和特点,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并通过音像资料,观摩不同演奏家对作品细腻的处理方法,使学生在钢琴表演实践中更加接近作曲家的创作初衷,为学生在未来的钢琴教学工作中储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教材:中外各个时期的钢琴文献及作品。参考书目(文献):1.[前苏联]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赵沨简介,19632.冯丹等译:《钢琴艺术三百年》,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3.[美]班诺维茨:《钢琴踏板法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4.PEACV著:《简明牛津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