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董小宛 冒辟疆 董小宛究竟是谁?

火烧 2023-02-15 08:04:06 1057
董小宛究竟是谁?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在位只有18年,24岁便离开帝位。那么,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因董鄂妃之死看破红尘到五台

董小宛究竟是谁?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在位只有18年,24岁便离开帝位。

那么,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因董鄂妃之死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

董鄂妃与董小宛 顺治死后被安葬在清东陵,与他合葬的还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深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

董鄂妃死后被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从充满赞美的封号上,不难看出顺治对她的感情之深。

后来,有人说董小宛就是顺治最喜欢的董鄂妃,那么董鄂妃与董小宛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民间传说:顺治爱妃董小宛 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就从董小宛的身世说起。

明朝末年,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

当时八大名妓号称“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

“四大公子”指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

传说清军大举南下时,董小宛被督署江南的洪承畴抢走献给顺治。

顺治一见董小宛龙心大悦,二人感情迅速加深。

顺治先将董小宛册封为妃,接着又立为皇贵妃,一代名妓就这样成了董鄂妃。

但在孝庄皇太后看来,顺治的这种感情再发展下去会坏了国家大事。

于是她以学佛的名义,将董小宛送到西山玉泉寺。

董小宛被送走以后,顺治仍千方百计与董小宛约会,并一再威胁太后说,如果董小宛有什么不测,他肯定不再当皇帝。

后来,孝庄设计烧了玉泉寺,谎称董小宛被烧死。

顺治痛不欲生,从此沉迷于佛教中不能自拔。

一天,顺治打坐时恍惚看见董小宛出现在五台山,于是他毅然放弃皇位来到五台山,建了三间草房,从此就做了和尚。

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成为康熙皇帝后,传说曾几次以进香名义到五台山去见父皇,但顺治根本不与康熙相认。

康熙就在寺庙墙壁上题写了“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句。

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动人,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就是同一个人了。

历史故事:董小宛与冒襄的爱情 现在,我们再给大家讲第二个故事。

江南“四大公子”中的冒襄,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他到南都(今南京)参加科举考试。

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称她“才色为一时之冠”,在两人介绍下,冒襄才得以求见董小宛。

第一次没能见到董小婉。

第二次,冒襄看到董小宛在保姆的陪伴下沿着曲廊走来,不禁感叹:“香姿玉色,神韵天然。”而当时才16岁的董小宛一句话也没说。

三年后,在朋友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谦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

董小宛嫁给冒襄后来到江苏如皋的冒家水绘园,与冒襄一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不久就赶上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

在以后的5年里,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性命。

然而劳累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冒襄后来回忆,当时小宛已“星靥如蜡,弱骨如柴……”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1651年1月22日,董小宛死于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真相:董小婉并非董鄂妃 关于董小宛的故事,我们还可以从流传下来的冒襄诗文集中找到一些线索,其中的《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追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以及他们婚后的生活。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点: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两人就再没分开,所以董小宛也就不可能再到宫里成为顺治的妃子。

第二点:明崇祯十二年时董小宛和冒襄相识,当时董小宛16岁,而这时顺治皇帝才两岁。

三年后董小宛19岁嫁给冒襄时,顺治才5岁。

当顺治皇帝14岁时,董小宛就去世了。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推断,董小宛与深得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根本就是两个人。

董小宛 冒辟疆 董小宛究竟是谁?

顺治帝与董鄂妃 董鄂妃身世 那董鄂妃又是谁呢?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董小宛去世那年,祖籍辽宁的董鄂氏已经年满13岁。

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

第二年,董鄂氏与襄亲王成婚,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14岁。

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

那么,董鄂氏又怎么会成为顺治的妃子呢? 据当时在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

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竟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

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

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亲王。

在《玉牒》中可以看到,襄亲王死时才16岁。

就在这年8月,顺治宣布立董鄂氏为妃。

他让礼部挑选吉日举行典礼,并委派内大臣鳌拜前去告祭襄亲王。

毕竟襄亲王尸骨未寒,顺治还是有些心虚吧! 董鄂氏入宫后,住在承乾宫。

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一个多月后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册立典礼是在当年十二月初六举行的,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

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

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

顺治后来在《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

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

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

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董鄂妃之死 顺治十四年四月初七,董鄂妃生下一个男孩,排行第四。

随着新生儿的诞生,清朝后宫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得更加残酷。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先后娶了包括孝庄皇后在内的五位皇后和妃子,都是蒙古族。

顺治的第一个皇后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在顺治十年时被降为静妃。

顺治的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仍想把她废掉。

因为顺治一心宠爱满族血统的董鄂妃,引起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嫉恨。

董鄂妃即将生产时,孝庄搬到北京永定门外20华里的南苑,这是专供皇家冬天狩猎阅兵的地方。

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庄便以自己身体欠安为由,传下口谕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

董鄂妃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前往南苑照顾孝庄,她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更为不幸的是,新生的孩子活了不到300天就突然夭亡了。

这对董鄂妃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她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挣扎了三年,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

顺治出家之谜 董鄂妃的死,令顺治难过万分。

董鄂妃死后两天,顺治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并亲自撰写了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

顺治送走爱妃后,就选择了净发出家!其实顺治并不是突然想出家的,据历史学家陈垣考证,顺治对佛教的启蒙始于一代高僧憨璞聪。

顺治十年,这位高僧入宫,他对佛法的解释深深触动了顺治。

在憨璞聪推荐下,僧人玉林 和茆溪森先后入宫讲授佛法。

顺治开始信佛,法名“行痴”。

这位行痴皇帝在爱妃火化后的当月,就请茆溪森为自己举行了净发仪式。

皇帝出家震惊朝野。

在孝庄的压力下,茆溪森的师父玉林 把茆溪森绑起来,并架起干柴,要当众烧死他。

就在这时,传来顺治决定蓄发留俗,不再出家的紧急口谕。

顺治没能当成和尚,三个月后,他在病中把身边的近侍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代替他削发为僧。

五天后,顺治带着无限惆怅,在紫禁城养心殿闭上了眼睛,年仅24岁,死因是天花。

顺治去世距董鄂妃病逝,仅隔三个多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