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是否存在 关于野人的历史传说有哪些
关于野人的历史传说有哪些
神农架关于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至5世纪战国时期成书的《山海经》。
《山海经·中次九经》中提到“熊山”,即今鄂西北神农架中有一种身高一丈左右,浑身长毛,长发、健走、善笑的“赣巨人”或称为“枭阳”、“狒狒”的动物。
西汉时期成书的《尔雅》中记载:“狒狒”人形长丈,面黑色,身有毛,若反踵,见人而笑。
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所说的野人。
更早一些,甚至还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024年,即距今3000年前,我国人民就捉到了一对野人献给了周成王。
以野人为题的诗
战国时期,出生在神农架附近湖北秭归的、楚国著名的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在他的《楚辞·九歌》中,也曾经以野人为题材,写过一首《山鬼》的诗:
若有人兮山之阿,
彼薜苈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笔,

予慕予兮善窈窕。
野人形象
屈原大夫在这里描写的野人形象是:似人非人,站在山梁子上,他披挂着薜苈藤,带系松萝蔓,多疑善笑,羞羞答答。
400年前的晋朝,在湖北房县,即今神农架林大部分地区原属房县管辖,也有关于野人的记。
如《尔雅翼》中说:“猩猩如妇人,披发、袒足、无膝、群行,遇人则手掩其形,谓之‘野人’。”
野人画像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我国人民不仅捉到过野人献给皇帝,而且还给野人画了图像。
1977年,在房县高碑大队出土的西汉古墓中,一块作为陪葬的铜铸的摇钱树九子灯上,就有野人的画像。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野人资料。
1870年,由王严恭纂修的《郧阳府志·房县》中记载道:“房山在城南四十里,高险幽远,四面石洞如房,多毛人,修丈余,遍体生毛,时出山啮人鸡犬,拒者必遭攫搏,以炮枪之,铅子落地,不能伤……”这里的毛人即指野人。
近代记载
1925年至1942年的18年间,房县有多次活捉和打死野人的记载,活捉以后,还绑着在房县大街上示众。
原湖北省水利设计院副院长翟瑞生回忆说:“1944年我在三五九旅工作,秋季离开延安,1946年秋,五师突围,春节前我们走到兴山县与房县交界处时,发现在靠坡边的树林旁,站着两个野人,正抬头看着我们,嘿嘿笑着,它们满身是毛,身上的毛是黑红色的,头发较长,披散着,颜色是淡棕色的;个子比普通人高,块头蛮大。
高的那个是母的,两个乳房很大,它还用树叶围着下身。
当时,我们与野人相距大约有6米至7米。
由于军纪严,我们没有人理它们,但整个部队的人都亲眼看见了。”
原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冯明银说:“野人这东西是有,我还见过。
那是1960年,我正在盘龙搞中心工作。
一天中午,我看到对面山上有一个野人,头发很长,颜色很红,身子前面的毛是紫红色。
当时我站在一起的5个生产队干部都看到了。
他们吼了一声,‘野人’才站起来走入老林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