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人物故事大全 写五位山西历史名人的故事20字
写五位山西历史名人的故事20字
A
三晋大地,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人物。
他们之中,有著名的君主晋文公,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
著名的政治家蔺相如、狄仁杰、毕士安、田呈瑞、杨深秀;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薛仁贵、杨业;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白居易、司马光、米芾、白朴、关汉卿、郑光祖、罗贯中、傅山、阎若璩,地图学家裴秀,治黄专家贾鲁;。
他们象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1、傅说,古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
历史上著 名的中兴名相。
出身于奴隶,治洪时因发明“版筑法”而闻名遐迩。
商朝至高宗武丁时,西戎为患,朝政日衰。
闻傅说有贤名欲用之,然傅说出身低贱,急擢恐引贵族不满,武丁便假托“天命”,夜梦得圣人,“名曰说, 举以为相”。
傅说为相后,极力辅佐武丁59年,遂使“殷国大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中兴名相。
2、百里奚,人称"五羖大夫",他是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现在平陆县南村乡槐下村有百里奚墓。
3、重耳(前 697年——前 628年),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立为晋君后,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又号召诸候勤王,平周室王子带之乱,迎襄王复位,树立了政治威信。
后于城濮大败楚军。
旋在践土主盟诸候,周天子亦奉如参加,策命他为“伯候”(霸主)。
4、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
5、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
原为宦者令舍人。
6、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一称史狐。
前607年,赵盾族弟赵穿攻杀晋灵公于桃园,他认为赵盾身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诛国乱”,罪责难逃,乃直书“赵盾弑其君”,以正视听。
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
7、孟明视,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子。
8、荀况(约前 313一前 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又称荀卿(汉时避宣帝讳,改称孙卿),赵国人.在儒学分化中,代表革新势力。
9、李牧(?一前 228),战国末赵国将领。
长于用兵。
10、纪信(?——公元前 204年),赵城(今洪洞县)人,秦末刘邦起义军的将领。
在项羽围困荥阳城时,代刘邦舍身赴难,使刘邦解脱重围,转败为胜。
11、郅都,西汉河东大阳(今平陆县)人。
汉文帝时,原为侍从官,汉景帝时,为侍卫统领。
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执法严峻,以敢于直谏著称。
12、卫子夫(?——前90),汉武帝后,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13、卫青(?——前 106),西汉名将。
字仲卿,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
初为平阳公主家奴,后为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封长平候。
14、霍去病(前 140——前 117),西汉名将。
河东平阳人,卫青之甥,官至骠骑大将军、封冠军候,后任大司马。
15、霍光(?——前68),西汉政治家。
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为骠骑将军霍去病弟。
武帝时,住奉车都尉。
与桑弘羊等同受遗诏,立昭帝为嗣,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
16、冯奉世(?——前39),西汉将领,字子明。
上党潞(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后以军功为左将军光禄勋,封关内侯。
17、尹翁归(?——公元前62年),临汾人,西汉著名官吏,以刚正廉洁。
执法严明,治理社会秩序而著称。
18、张敞(?——公元前48年),临汾人,西汉宣帝时大臣。
以治赋有方,善理社会秩序而闻名。
19、班婕妤(约公元前48——公元前 6年),西汉楼烦(今朔县)人,班婕妤是班固的祖姑,有才学,善词赋,著有《自悼赋》、《捣素赋》和《怨歌赋》等,抒发宫中苦闷之情。
20、郭泰( 128—— 169年),东汉名士,字林宗,介休人。
家世贫贱,少好学,善论谈,博通古籍。
建宁二年,卒于家,四方之士千余人会葬,志同者共刻石立碑,蔡邕为之撰文。
21、王允(137——192年),东汉末大臣。
字子师,太原祁(今祁县)人。
少有大志,勤于习诵经诗,朝夕不忘驰射。
献帝即位,任太仆,迁尚书令、司徒。
后与吕布密谋,诛杀董卓。
22、貂蝉,东汉并州郡(今忻州)人,
23、吕布(?—— 198年),字奉先,定襄人,以勇武著称,善弓箭,号为“飞将”。
24、关羽(?—— 219),三国时期刘备部将。
字云长,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候。
刘备为汉中王,任他为前将军。
25、张辽(165—— 222年),字文远,三国时代雁门马邑(今朔县)人。
五大名将之一。
任中郎将,赐爵关内候。
26、徐晃(?—— 227年),宇公明,平阳郡杨县(今洪洞县东南)人。
三国时曹操翦除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的五大名将之一。

27、贾逵(173——228年),字梁道,河东襄陵(今襄汾县)人,东汉、三国之际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忠于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