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辽为什么不跟刘备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火烧 2022-06-01 21:39:08 1091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A、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三国时期,曹操最擅用人,手下文臣武将群星灿烂。除去诸夏侯曹因为亲属原因备受恩宠外,异性武将中最有名的是曹魏五子,也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A、徐晃。那张辽为何备受曹魏恩宠,成为五子第一人呢?

说起排名,在中国一向有讲究。首先是论亲疏,于是才华平平的夏侯成为仅次于曹操军中统帅,斤斤计较的大款曹洪也可以担任骠骑将军;其实是论资历,在五子之后曹魏其实还有不少骁将,比如李典、臧霸、文聘之流,说起武功和五子差别并不很大。尤其是李典,颇受陈寿推崇,反倒是五子之中的于禁、乐进战功平平,缺少独当一面的成功战例。不过于禁和乐进是董卓之乱时期就追随曹操的老人,资历摆在那里。打仗的时候就算没有建立大功,但是几次大战也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曹操又是个比较重感情的人,于是进入五子也可以理解了。

张辽为什么不跟刘备 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五子之中,张辽来到曹操的身边比较晚,经历也比较复杂。于是在一直在扫平袁绍之时,张辽的排名依然在;乐进、于禁之后。等到平定荆州时,张辽征讨陈兰有功,名位渐渐超越乐进。于是,当曹操率领大军征讨张鲁之时,把南方守卫边疆的重任就交托给了张辽、乐进、李典三人。

然后,孙权抓住时机进攻曹魏要塞合肥,于是张辽于是人品爆发,以逍遥津之战威震天下。

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表现神勇,以八百人大败孙权十万人,在张辽死后多年,魏文帝曹丕还感念张辽,特别下诏褒奖张辽:“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确实,张辽晚年多病,但是只要张辽在合肥,孙权就不敢轻举妄动,孙权还特别交代手下将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一朝被蛇咬,多年之后孙权依然颤栗,可见逍遥津之战张辽无敌情状。

不过,曹魏诸臣中,难道就没有人的功劳可以盖过张辽吗?有的。

曹魏第一功臣是荀,荀犹如汉之萧何,帮助曹操打理国政,建立各项制度,可是如此大功的荀最终被曹操逼死。原因很简单,荀曾经反对曹操称魏公,在曹魏的霸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选择了皈依没落的汉朝,既然道不同那不相为谋,曹操这个人可以容忍手下有各种毛病,但是绝对不允许有别样的想法,于是曹操杀荀,杀崔琰,杀孔融。

而在五子之中,徐晃在破刘备、破吕布、破袁绍时皆有大功,尤其是在剿灭马超的时候提出率军奇袭马超后方,居功至伟。之后在关羽围攻樊城、襄阳时有率军救援,曹操大赞徐晃有辅汉名将周亚夫之风。可以说,徐晃的功劳绝对不弱于张辽。即便是在五子之后,驻守江夏的文聘,也曾经施展空城计独立对抗孙权五万大军的突袭,在孙权犹疑撤退时更主动出击大败吴军,捍卫国土,名震敌国。为何张辽名位却远在他人之前?

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张辽的忠诚,由于张辽事事以曹操为先,把曹魏的天下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这才是他受到曹操和曹丕欣赏的最重要原因。

在袁绍被灭之后,张辽和夏侯渊奉命平定郡县,在东海和悍将昌g交手,昌g能征惯战,几个月下来,随军携带粮草吃尽,也不能攻破城池。于是夏侯渊考虑撤军,可是张辽不同意。张辽依据自己对昌g的了解,觉得昌g很可能和己方一样筋疲力尽,此时放弃,必将让昌g重新壮大。加上张辽观看昌g,觉得昌g似乎有想要归降的意思,建议由自己出面去劝服昌g。于是,张辽单人独骑拜访昌g,果然成功招降昌g。事后曹操得知,非常感动,也非常生气。曹操批评张辽:“这可不是一个大将应该做的啊。”张辽说:“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g必不敢加害故也。”

张辽不简单,战场上,冲锋陷阵,于百万军中横行;帷幕中,机巧决断,只言片语胜过十万雄兵;就算是在官场,在政坛,应对辞令也绝不输于那些谋臣策士。收服昌g,张辽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主公曹操,因为曹操的威名,自己才获得成功,功归于主上。曹操听后自然更加高兴,得将如此,如何不视为腹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