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秦朝皇帝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和秦朝後的皇帝,他們的權力一樣大嗎?

火烧 2023-01-23 00:41:11 1050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和秦朝後的皇帝,他們的權力一樣大嗎? 戰國後期,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滅六國,統一天下。而秦王嬴政也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號“皇帝”,並建立起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雖然秦
秦朝皇帝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和秦朝後的皇帝,他們的權力一樣大嗎?

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和秦朝後的皇帝,他們的權力一樣大嗎?  

戰國後期,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滅六國,統一天下。而秦王嬴政也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自號“皇帝”,並建立起了我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秦朝。雖然秦朝二世而亡,但是後面的歷代王朝也基本沿用了秦始皇所創立的封建王朝體系。

那麽秦朝之後的封建王朝,其形式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有什麽區別呢?封建王朝的皇帝,和春秋戰國時期的君王,又有什麽區別呢?

權力的組成成分不同

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君,其在國內並不是一家獨大的。我們都知道,西周之時,周王室施行的是以宗法制為核心的分封制度。這種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分權。

周天子對有功的臣子進行封賞,並冊封其為諸侯。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自治權。而這些諸侯唯一要做的,就是履行一些對周天子的義務。在諸侯之下,又有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其分封方式也和周天子的分封方式差不多,這裡就不再贅述。

這樣的制度導致的後果就是國君的權力被不斷地分散,最後被權臣篡位,直至滅亡。春秋末期,三家分晉的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雖說這樣的制度在戰國時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除了秦國外,依舊不徹底。因為大多數諸侯國的國內,宗室貴族依舊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命脈。正如吳起在進入楚國以後提出的問題,那就是楚國封君太眾。也就是說,這些君王雖說是一個國家名義上的老大,但其實這個國君的很多東西都由不得他做主。不然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麽會出現那麽多臣子弑君事件呢?

後世的封建王朝就不同了。皇帝是一個國家最高首腦,而一個國家行政機構中的官員,其任命權都在皇帝手中,這就意味著整個國家的權力其實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裡。

人才的引進方式不同

人才引進,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功能。因為一個國家想要運轉,那就離不開人才的輸入。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國內的行政機關基本上都是被貴族佔領的。秦國還好一些,有軍功爵製,一切靠軍功說話。其他國家則是完全憑出身說話。

這樣的制度也就注定了一個國家的權力大部分都掌握在貴族手裡,因為一個國君再怎麽子嗣延綿,其人數也抵不過這些世代相傳的貴族。

但是封建王朝就不同了。無論是隋唐的科舉製,還是魏晉的九品中正製,這些人都是由皇帝親自選擇的。皇帝親自選擇的好處就在於,這些人的任免權都在皇帝手中,這其實就是中央集權的一種表現方式。而春秋戰國時期的官位,很多都是貴族直接繼承的。因為貴族之間的勢力盤根錯節,所以這些官位由誰做,什麽時候做,基本都是定好的。這樣的規則自然也就沒君王什麽事情了。

結束語

秦始皇之所以被稱為千古一帝,就是因為他創造了封建集權的統一王朝,使得皇帝的權力大大地集中了。不過,這樣的形勢顯然也是有很多問題的,因為權力的過度集中太依賴於皇帝的能力,否則秦朝就不會二世而亡。因此,後代的許多王朝都是以中央集權為主,分封製為輔的。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