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白穷而后工的事例 穷而后工的事例有哪些

火烧 2022-03-17 06:43:06 1060
穷而后工的事例有哪些 穷而后工词 目 穷而后工 发 音 qió g ér hòu gō g 释 义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出 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

穷而后工的事例有哪些  

穷而后工

词 目 穷而后工

发 音 qióng ér hòu gōng

释 义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出 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例子详细请参考:

://pipazh.blogbus/logs/2004/03/117579.

屈原;

司马迁;

李白;

杜甫;

孔子;

孙膑;

韩非子。

有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理论的源头就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有人认为应当将“发愤著书”说与“穷而后工”说区别对待。

[7]但笔者认为“穷而后工”与“发愤著书”还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的,“发愤”的前提在于恶劣的生存环境,痛苦的人生遭遇。

这难道不是“穷”吗?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发愤著书”是有意为之;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式的创作无意一些,自然一些,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这里也有“有意为之”的成分。

李白穷而后工的事例 穷而后工的事例有哪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