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鸡历史文化都有哪些 宝鸡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人

火烧 2022-02-08 12:09:17 1067
宝鸡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人 宝鸡,属于传统文化核心的围裹中心,若论历史文化的厚重,怕是在中国没有几个地方可以比肩的。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记住过去宝鸡历史上曾经有一影响的历史人物,不为别的,

宝鸡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人  

宝鸡,属于传统文化核心的围裹中心,若论历史文化的厚重,怕是在中国没有几个地方可以比肩的。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记住过去宝鸡历史上曾经有一影响的历史人物,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你是宝鸡人的缘故而已。

之前前我们刊登了宝鸡地区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几乎有可能载入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和民族英雄的人物的简况。

今天,这里将继续刊登第五期人物简介,随后将继续收集整理后刊登第六期人物情况简介,敬请留意!

霍?(生卒年不详),字廷碧,明代官吏。

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人。

霍?由家乡推举进国学,授大同通判。

正统十二年(1447),升为知府。

李俊(生卒年不详),字子英,明代官吏。

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人。

成化五年(1469)中进士,任吏科给事中,多次升迁为都给事中。

成化十五年(1479),宪宗派李孜省为太常寺丞。

刘之勃(?—1644)字安侯,凤翔县北乡刘家沟人。

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由行人升御史。

杨畏知(?—1650)南明官吏。

字介甫,今宝鸡市金台区北庵堡人。

崇祯十五年(1642)进士,渐升四川川北道,不久,因疾告归。

畏知率兵镇压武必奎,收复楚雄,又守城数月抵抗沙定州叛军进攻。

后任南明唐王朱聿键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

党崇雅(1585—1666)清初名臣。

字于姜,陈仓区县蟠龙人。

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

累官户部侍郎,督饷天津。

清顺治元年(1644)在通州降大顺,仍于户部任职。

同年六月降清,以原官赴京补用,九月改刑部左侍郎,适应满清入主中原的需要,以明律为基础,草拟成《大清律集解附例》。

顺治元年秋,上奏重申应把施死刑的方法分作立决和监候,并建议恢复朝审和秋审。

李柏(1624?1694年),字雪木,陕西?县(今眉县)人。

清康熙年间关中著名学者,专心读书数十年,一日两餐粥饭,挖野菜,食野果,或于水溪钓鱼,生活极为艰苦,而研究学问从不间断。

他以古人自勉曰:古人有七日不吃饭者,有一月九餐者,或食树籽橡栗榆树皮者,有一日长坐静养者,有啮雪1...

刘自唐字尧村,凤翔县人。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

为官清廉正直,关心百姓疾苦。

任云南禄丰县令,康熙五十三年(1714)起补文选司主事。

武振关清嘉庆初千阳“悄悄会”首领之一。

千阳县武家半山人。

清乾隆末,千阳有人加入宝鸡“悄悄会”组织,后事泄被处刑。

不久,县西农民又秘密组织起“悄悄会”,以武家半山为活动地点,会众扩展至甘肃灵台一带,达数千人。

万全忠(生卒年不详),即万五,其籍贯无考。

宝鸡历史文化都有哪些 宝鸡历史上都有哪些有名的人

清陕西岐山三才峡木工武装起义首领。

师时凤翔县大辛村人。

生于清道光年间,幼学武术于河南嵩山少林寺,艺成返家。

师时武艺高超,喜抱打不平,名声远扬。

甘肃东南部及关中地区习武者,多以师时为师。

师时练有“铁筷子法”,以二指剌人鼻孔,其人当即死亡,此技轻易不传。

又练有“死人腾身法”,数十人围一人斗打,能腾空跳出圈外,众人不觉,自相厮打。

李云溪(1888—1931)国民军将领。

又名凌霄,扶风南阳乡龙里村人。

先后就学陕西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

参加过二次革命和靖国军。

民国10年(1921),任陕西陆军某部营长。

直奉战争时随冯玉祥在郑州、开封、商丘一带作战。

民国19年(1930)秋,返陕任十七路军特务师师长,奉杨虎城命令收编杨万青部。

民国20年(1931)1日7日,因杨万青哗变,李云溪被杀害于凤翔。

甄士仁(1886—1930)国民军将领。

字寿珊,麟游县人。

民国元年(1912),在西安陆军学堂读书时加入同盟会,联络刘尚谦、田振元、李永祥、聂华等人光复麟游。

民国6年(1917),参加靖国军,初任支队司令,后任国民二军团长、旅长等职。

董策丞(1908?1972)又名金书。

陕西凤翔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兴起,长城内外的热血青年纷纷奔赴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场。

将近而立之年的董策丞,联络西府一带的爱国志士,在凤翔建立起一支有200余人的抗日队伍,准备开赴华北前线。

然而,蒋介石虽然在七七事变后发表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讲话,但他和他领导的国民党及其政府,在实际上奉行的却是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

朗照(1894?1966)满族。

幼年时随父迁至陕西凤翔。

法名慧日,俗名程鉴元,字屮天,又名赵德珠元元。

京师(今北京)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相继在凤翔正蒙书院、凤翔县立高等小学堂上学。

1911年冬与同学相伴去西安求学,逢辛亥革命爆发,其父母均被革命军所杀,他只身逃往北京,藏身于北京万寿山万寿寺,初次接受佛教熏陶。

1912年回陕在宝鸡县今陈仓区太华山依临济宗智成法师剃度出家,1915年在长安县终南山国清寺依止清法师受戒。

李达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1905?1993)原名李德三。

1905年4月19日生于陕西省?县(今眉县)横渠区崖下村。

11岁时,家里借债供他读了5年私塾。

1922年初考入西安私立东道中学,后转入省立师范学校,参加过进步-。

1924年毕业返乡,在横渠区当小学教员。

1926年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

1927年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任排长、连长、旅部参谋等职。

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

1932年加入gcdzg,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

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

1954年11月,李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

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93年7月12日,李达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文中图片源自宝鸡古玩市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