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罗生门解读 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火烧 2022-05-01 09:38:00 1044
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結局,軸心國雖然在1940年之間佔盡了優勢,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們格外自信,沒想到一驕傲就危險了。

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罗生门解读 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結局,軸心國雖然在1940年之間佔盡了優勢,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們格外自信,沒想到一驕傲就危險了。更何況,德國雖然軍事實力非常強勁,但是真的不會選隊友,尤其是日本,基本沒有聽從過指揮。
說起這場發生於1939年5月份的諾門罕戰役,相信不少人對此有所耳聞。80年前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主要是由邊境衝突引起的,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蘇之間發生的第一場戰役,此後直到1945年雙方才經歷了第二次交戰,日蘇兩次交戰均以蘇軍獲得勝利而告終。
諾門罕戰役雖然只是一場局部戰役,但卻是日蘇之間第一次正面對決,而且這場戰役對二戰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雙方對於這場戰役格外認真,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據相關數據統計,在135天內,日蘇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人數達到了6萬。
向來狂傲的日軍第一次折戟而歸,他們不得不承認沒有聽從德軍的要求反而選擇向蘇聯進攻的戰略是錯誤的,這場戰役也讓日軍改變了自己的作戰計劃。然而,從雙方的最終結果來看,蘇軍死亡9703人,加上傷亡人數和失蹤人數總計超過了2.5萬人;日軍在此次戰役中死亡7696人,傷亡人數總計1.9萬,另外,蘇軍的裝備損失數量也大於日軍。那麼,為什麼在蘇軍損失更大的情況下,日本要承認自己慘敗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蘇軍的傷亡人數會大於日軍?有專家統計過,蘇軍2.5萬的傷亡人員中有44%是子彈帶來的傷害,另外48%是炮彈、手榴彈的傷害,剩下的是航空炸彈和刺刀的傷害。而日軍1.9萬的傷亡人數,其中有62.7%都是炮彈傷害造成的,剩下的37%是子彈傷害。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推測出在進攻方式上蘇軍和日軍有著明顯的不同。
日軍前期的進攻比較靈活,多採用偷襲和防守反擊的方式,組織了多次夜間偷襲,甚至利用「燃燒瓶」突襲,使得蘇軍傷亡慘重。而蘇軍的打法則非常穩定,一直在保持高強度的進攻姿態,對於日本的小伎倆也做了相應的戰術調整,使得日本無計可施,論拚命也拼不過蘇軍,只有認輸了。
從這次戰役中就可以看出日本非常不適合打持久戰,只要遇上更加強硬的對手,面對壓倒性的人數優勢日本就一定會輸,這也為後來日本投的降埋下了引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