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两小儿辩日两儿的观点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3-03-13 10:15:06 1073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作者] 列御寇 [朝代]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作者] 列御寇   [朝代] 先秦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标签: 儿童 寓言 对话 国中文言文 哲理 文言文 人物 其他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译文

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手伸进热水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而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注释

1.东:东方。
2.游:游历、游学。
3.见:看见。
4.辩斗:辩论,争论.
5.辩:争。
6.其:代词,他们。
7.故:缘故,原因。
8.以:认为。
9.始:刚刚,才。
10.去:离;距离。
11.日中:正午。
12.初:刚刚。
13.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14.及:到。
15.则:就。
16.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17.为:是。
18.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19.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汤,热水,开水。(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用的热水。)在文中的意思是天气很热。
20.决:决断,判定,判断。
21.笑:在这里不是嘲笑,在这里突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22.孰:谁。
23.为:同“谓”,说,认为。
24.汝:你。
25.知:zhì,通假字。“知”通 “智”聪明、智慧。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相关内容

简述作者:佚名  从太阳中心点到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固定点来说,肯定是早上距离长、中午距离短。只不过这点距离的变化并不足以导致中午热早上凉,中午热早上凉是太阳入射角度...

两小儿辩日两儿的观点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作者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著有《列子》。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有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皇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这样解释某些人认为列子是后人假托的也不过分。

列御寇的其它作品

○ 愚公移山

○ 杨布打狗

○ 多歧亡羊

○ 列御寇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