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上海黄包车老大 黃包車拉出的上海灘大亨,敢和洋人打官司,人稱江北皇帝

火烧 2022-04-19 11:00:33 1037
黃包車拉出的上海灘大亨,敢和洋人打官司,人稱江北皇帝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寫過一部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祥子是一名從農村來到城裡的人力車夫,靠給人拉黃包車過日子。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買一輛真正屬於自己的黃包

黃包車拉出的上海灘大亨,敢和洋人打官司,人稱江北皇帝  

上海黄包车老大 黃包車拉出的上海灘大亨,敢和洋人打官司,人稱江北皇帝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寫過一部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祥子是一名從農村來到城裡的人力車夫,靠給人拉黃包車過日子。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買一輛真正屬於自己的黃包車。可是,他的願望一次次被擊敗,成為泡影。
在清末民初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力車夫是社會的最底層。不過,也有極少數人力車夫從社會最底層爬出來,爬到社會的中層、上層。比如本文的主人公:顧竹軒。
顧竹軒,字如茂,江蘇鹽城人,生於1885年。顧竹軒從小家裡就很貧困,連吃飯都成問題,根本沒有可能讀書。1901年,顧竹軒的家鄉發生罕見災荒,饑民遍地。為了活命,16歲的顧竹軒從家鄉逃出來,跟著母親、兄長顧松茂等人駕小船來到上海十六鋪碼頭。
上海自1842年成為5個通商口岸之一以來,逐漸繁榮,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之一。顧竹軒到了上海後,看到車水馬龍的街道,內心一定充滿興奮。不過,上海灘的繁華,與一個16歲的鄉下小夥子沒啥關係。顧竹軒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上海灘生存下來。
好在作為一個大城市,上海灘有更多生存的道路供人選擇。顧竹軒沒有文化,也沒有本錢,只能靠一身力氣吃飯。於是,顧竹軒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協記公司的一名人力車夫,每天拉著黃包車,奔跑在上海灘的大街小巷。
顧竹軒當然不想一輩子當一名人力車夫。一年後,顧竹軒就在別人的介紹下,加入青幫,成了青幫頭目劉登階手下的一名門徒,列名「通」字輩。
在上海灘,像顧竹軒這樣的小門徒數不勝數,可像他這樣懂得鑽營的並不多。不久,顧竹軒被公共租界巡捕房招去,當了一名華人巡捕。
華人巡捕在洋人面前噤若寒蟬,在上海市民面前卻是威風八面。如果是別人,可能當了華人巡捕後就不願辭職。顧竹軒卻不這樣想。他認為,當華人巡捕並沒有前途。過了幾年,顧竹軒就在賺了一筆錢後,辭掉華人巡捕職位,買了幾輛黃包車,開起了車行。
顧竹軒當過幾年華人巡捕,在租界和華界都有關係,因此車行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他不斷買進黃包車,將地盤擴展到整個上海灘。顧竹軒最多時,車行里有幾千輛黃包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上海灘的黃包車,都歸顧竹軒管。
顧竹軒不滿足於做車行生意,又轉向了娛樂界。上世紀20年代初,顧竹軒在南京路浙江路口開了一家天蟾舞台,生意非常火爆。上海永安公司也看中了這塊地盤,便串通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勒令天蟾舞台搬走,原址由上海永安公司經營。
顧竹軒不服氣,決心找洋人維護合法權益。怎麼維護?當然是打官司唄。他聘請了洋人律師,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對簿公堂。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一個全部由洋人組成的獨立機構,是設置於上海公共租界內的最高行政機構。顧竹軒與它打官司,能打贏嗎?
官司從上海的會審公廨,一直打到英國本土的上訴法院,最終英國上訴法院判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敗訴,賠償顧竹軒搬遷天蟾舞台的費用10萬銀元。
這是上海灘開埠以來,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第一次被中國人告贏。顧竹軒名聲大噪,被稱為「江北大亨」或「江北皇帝」。
顧竹軒發跡後,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1930年,家鄉蘇北一帶再次出現洪災,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顧竹軒聞訊後,心急如焚。他當時手裡沒有足夠多的現金,便低價賣掉天蟾玻璃廠,籌集了6萬銀元,送回家鄉,供救災之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